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深入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在中国对韩合作领域中所占据的关键地位,凸显出其作为中国对韩合作的重要平台所承载的重大使命与深远意义。
中韩示范区是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唯一一个国务院批复的立足中韩两国,面向东北亚及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坚持建设“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新引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开辟吉林开放发展“新赛道”,着力构建产业、科技、贸易、人文等多领域开放合作格局,着力创新中韩合作体制机制,培育中韩合作新领域、新动能。
同时,推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着力搭建“全省韩资企业服务平台”,争做吉林省韩资企业服务总代表、对韩出口业务总代表、对韩贸易对接总代表,打造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管理服务更协调更高效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新动能。
积极开展交流互动
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中韩示范区成立四年多以来,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争做吉林省韩资企业服务总代表,探索韩方运营管理区中园,设立驻韩招商代表处,成立中韩企业家委员会,推动产业链协同,不间断开展对韩交流合作。
中韩示范区以开放为己任,推动多领域合作发展。成立以来,150余个韩国考察团组到访中韩示范区,有力促进了中韩双方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里高水平举办了首次中韩经济领域务实交流会、第17届中韩地方政府交流研讨会、第14届东北亚博览会韩国商务日、中韩东北亚大健康论坛、2024中国(长春)韩国周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提升中韩示范区知名度。韩国驻华大使馆、沈阳总领事馆、韩国地方政府代表团、商协会等韩国各界团体纷纷来访考察,加强了韩国各界对中韩示范区的了解,促进了韩资项目在中韩示范区的集聚,充分展现了中韩示范区蓬勃发展风貌。
近两年以来,中韩示范区多次率团赴韩国考察访问,通过拜访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韩国驻华大使馆、韩国驻沈阳总领馆等政府机构,建立官方联系,保持常态化沟通机制;在首尔、蔚山、釜山、大邱等地先后召开推介会,签署多个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和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在经济、贸易、科技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实现互利共赢;密切与韩中科技文化促进会、韩中企业家协会等韩国各级各类商协会的沟通联络,加强经贸、人文领域交往,共同举办活动,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拓宽对韩合作渠道;与今日亚洲、釜山中国商务论坛等报纸媒体深度合作,通过专题报道、新闻通讯等形式展现中韩示范区的风貌和优势,不断提升中韩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韩示范区正以开放的胸怀、创新的姿态,在中韩合作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搭建发展合作新平台
中韩示范区按照中国国务院批复成立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搭建国际化创新合作和产业对接平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新能源领域,持续在氢能装备、固态电池等方面发力:以国电投氢能产业基地项目为龙头,积极引进中电新源模块化变电站生产基地和固态储氢装备生产基地、佛山隆深氢能装备制造等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全力推动中韩示范区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攻克核心技术,共同研发能量密度高、工作效能好的产品;同步推动美国安波福汽车线束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汽车产业配套项目落位投产。中韩示范区将持续聚焦氢能装备、工业与服务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领域,加强与三星、LG、SK以及丰田等企业在氢能及高性能电池方面的国际合作,打造以氢能装备制造为引领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大健康产业,依托吉林省资源禀赋及韩国产业优势,围绕医美、医药、食品、康养等产业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引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打造以医美为引领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医美方面,加强与韩国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专业机构,构建立足东北亚、面向世界的国际化、高端医美产业生态。医药方面,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中药材等产业,建设生物制药合同加工外包生产基地,人参精深加工、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电子交易平台。食品方面,发挥吉林省农业强省、粮食大省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聚焦预制菜领域,促进食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国际名优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康养方面,依托华道生物和重离子医院,建立辐射东三省及东北亚的国际高端医疗机构;以健康检查、慢性病及老年病治疗康复、先进医疗技术为重点,培育健康养生新业态。
光电信息产业,依托光电信息产业园,以长春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契机,着力引入汽车芯片、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光电子信息、半导体元器件、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发展,打造光电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地。
现代服务业,以京东亚洲一号、跨境电商产业园、中韩城市馆等资源为依托,加快培育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相关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充分汇聚示范优势
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中韩示范区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对外合作政策洼地,为投资企业提供全面、高效、优质服务保障。在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韩示范区驻韩国招商代表处成功设立,吉林省药监局促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高效落地,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铸就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区域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辐射东北亚区域约3.5亿人口市场。长春国际陆港、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等配套功能齐全,与东北其他省区、京津冀等中国重点区域物流便利,融入国内大循环通道便捷。东联韩日朝,西通俄蒙,融入国际大循环通道顺畅。
基础设施完善,要素保障充足。中韩示范区现有31.4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可以利用,9平方公里土地可随时出让,空间发展潜力巨大。“三横四纵”主路网实现外联内通,区内水、电、气、热、通讯等生产生活要素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总投资300亿元的产业创新基地、健康食品产业园、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19个特色产业园区,为各类企业“拎包入住”提供了最大便利。区内的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医药医美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长春理工大学即将入驻,将进一步夯实中韩示范区人才支撑体系。优质“小初高”学校即将引进,高端社区、人才公寓、文体馆、商务商业中心即将建成,干雾海河滨水休闲带工程即将启动,具有国际范、高品质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体系正加快形成。
创新资源集聚,政策支持优厚。
RCEP正式生效,国家和吉林省、长春市支持中韩示范区的系列优惠政策正在有序落地。
医药专项政策方面。中韩示范区为支持和促进区内医药企业发展和集聚,积极向省药监局争取,为企业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加油助跑”。具体举措包括:设立“吉林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创新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服务站”,提高第三类医疗注册审评时效;在中韩示范区内申报且符合第二类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注册审批程序、应急审批程序、优先审批程序的企业,可享受绿色审批通道,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3个月内完成注册审批;针对区内中药生产企业,优化检查流程,采用“二合一”(药品生产许可检查、GMP符合性检查)或“三合一”(药品注册核查、药品生产许可检查、GMP符合性检查)合并现场检查,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助企政策方面。为落实国家双创政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科创能力及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中韩示范区出台了《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创新券管理办法》,其中包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券、知识产权服务券、研发券三种服务券类型。中韩示范区每年根据前一年申报情况和认定情况安排相应金额的政策资金,目前,已有26户企业享受了创新券政策,并已经成功兑现了约84.5万元。
资金争取方面。中韩示范区积极申请产业扶持基金近4亿元,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无人机制造产业园等10余个产业园区及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策资金保障。为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先后为区内34户企业兑现各类扶持资金7000余万元,增强了博迅生物、东驰新能源、绿动氢能、蓝浦浩业等各自领域内知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中韩两国是利益交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过去20年,中国连续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拥有广阔的内需市场,中韩示范区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前不久刚刚出台《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条例》,将为韩国企业家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中韩示范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必将成为推动中韩经贸合作发展的新引擎和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的新高地,诚挚欢迎韩国有识之士到中韩示范区考察投资。
中韩示范区链接:http://zhsfq.jl.gov.cn/hw/
联系方式:Tel:+86-431-81187096/81187098/13104410202
Fax:+86-431-8118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