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要闻

破解玉米丰产背后的科技密码

本报记者 郑玉鑫

202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853.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玉米,作为吉林粮仓中的“C”位,产量雄踞全国前列。

玉米高产背后的秘诀是什么?“吉林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年日照近3000小时,生态环境好。”吉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永军介绍,除了这份自然环境赐予的礼物外,更重要的是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

2024年,在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王永军团队为山成玉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合作面积千余亩。眼下玉米早已丰收入库,理事长金英敏谈话间满是喜悦:“合作社今年能实现‘亩产吨粮田’的目标,是因为有了王永军老师的指导。与合作之前相比,每亩地增产近20%。”更让金英敏高兴的是,与王永军团队合作种植的土壤中有机质增加,不仅利于植株根系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更解决了长期连作导致的黑土地犁底层加厚变硬、耕层变浅变瘦,根系发育受限导致减产等问题。

早在十多年前,王永军团队发现,我省部分玉米产区长期连作、黑土地重用轻养,导致土地肥力不断下降,产量进一步提升愈发困难。

“受制于我省空间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适宜耕种的土地有限。要想在有限的耕地上提升产量,就要在耕种密度上下功夫,通过密植提升单产进而提高总产量。”王永军说。

“前些年,我们没有专家指导,合作社做的密植总是出现倒伏、空秆。玉米地里看上去郁郁葱葱,但产量却变低了。”金英敏说,盲目提高密度会导致株高升高、穗位升高、空秆率升高的“三高”问题,使玉米茎秆过高,容易倒伏、抗病能力差。

近年来,在王永军团队的指导下,合作社将不同品种的玉米按测量好的间距栽种,株与株之间的叶片错落有致,保证光照和热量合理配置。

“通过多年研究实践,我们以平面(密植)立体(改土)双向紧凑耕种保障高密度,宽窄行对角错株种植提高整齐度以优化玉米群体,改善个体开花后光合功能,从而实现密植高产。”王永军在理论上为记者讲解。技术上,他提出了“密植群体冠—根联调增抗丰产”的技术路径,为玉米密植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研究的深入,王永军团队总结出:玉米密植不能靠单一的某种技术,而是由玉米群体结构与个体功能协同、立体施肥、深厚耕层等多种技术一起打出“组合拳”。

“玉米密植的一大难题就是补肥困难。玉米进入拔节期之后,植株迅速生长,作业机械难以入场,补肥困难。”王永军介绍,目前团队利用肥水前控后补、立体施肥、根层—冠层优化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该技术优化了肥料配方,在密植前期将玉米专用肥做底施于种子下方。在拔节期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据生长阶段需肥规律分3次将灌溉水和肥料滴灌输送至玉米根部。同时将调节剂与肥料喷施在玉米叶片上,利用渗透调节促进叶片吸收,显著缩短了玉米基部节间长度,使倒伏率降至5%以下,并且成功让叶片面积增大,通过光合作用使玉米中的淀粉和糖类含量增加、穗粒变得更加整齐。

“目前,该项目研制的多项技术被遴选为省级主推技术,通过科技特派员驻点指导,加快落地实施。”王永军说,他和团队已经在全省建设了131个百亩展示田、21个万亩示范田。截至目前,累计推广面积3559.4万亩,增产玉米157.2万吨,新增经济效益28.89亿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