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众多科技人才正以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创新之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朱轩伯副教授,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凭借对科学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近日,在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记者见到了朱轩伯。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他正在和学生研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朱轩伯,1990年生人,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吉林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我坚持科学研究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强烈好奇。”朱轩伯对记者说。凭着这种探索精神,他踏上了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征程,师从江雷院士、姜振华教授和张海博教授,在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启了科研生涯的第一课。
“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我的第一课是面对失败,而在实际研究中大多数时候也是面对失败。”
实验失败的经历虽如阴霾,但在导师的教导下,朱轩伯明白挫折乃科研常态,唯有坦然面对、总结经验,才能走向成功。“时间久了,我觉得最有趣的恰恰是由于失败而意外发现的东西,这也是在研究中最令人惊喜的。”朱轩伯笑着说。在后续的研究中,他多次经历失败,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见证了研究成果在国防领域中的应用,这份坚持和执着成为他科研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走上科研这条道路后,我的工作和生活就没有明显边界了,由于读博期间就经常和导师在晚上讨论问题,常常半夜11点左右走出实验室,后来就延续了这种作息习惯。”谈起科研事业,朱轩伯淡淡地说。
在科研过程中,朱轩伯充分展现了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迅速组建团队,搭建实验室,积极推动仿生离子通道隔膜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助力解决能源问题;致力于高性能树脂基医用材料的研发,加速骨植入界面组织愈合,为患者带来福音。他还积极参与吉林省化学会工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地方科技发展贡献力量。面对困难与挑战,他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将个人科研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他卓越的创新能力,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作为一名青年团队负责人,朱轩伯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多次带领团队完成重大课题研究。
“我的团队中有很多成员是刚刚从本科生的身份转变为研究生的,之前也没有接触过科研工作,实验方面会遇到很多问题。这种时候,特别需要正向引导和鼓励。”在带领团队时,他倡导合作创新的理念,鼓励成员勇于尝试、敢于突破。通过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激发了团队创新潜力。
朱轩伯还与省内企业紧密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科研项目,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促进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省委书记黄强在全省教育科技人才大会上的讲话令我备受鼓舞,信心百倍。”谈及未来,朱轩伯对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表示,团队将继续在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拓展应用领域。他将继续深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助力吉林构建创新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能找到一件真正热爱的事情,是我专注科研的不竭动力。”采访结束后,朱轩伯又转身走进实验室,继续投入到他的科研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