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新立城年货大集年味浓

本报记者 吴茗 实习生 姜瑶

热热闹闹过年,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印记。而赶大集作为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承载着人们迎接新年的喜悦和美好期许,更将“年”的热闹推向极致。

“咱家灶糖又酥又脆,小年啦,大姨,称几块灶糖吧!”“老妹,糖炒栗子刚出锅,又甜又热乎,尝尝,不甜不要钱!”“大姐,咱家炒货有火大的,有火轻的,您喜欢哪种口味,都老香了”……东北腊月的清晨虽然透着十足的寒意,却阻挡不住市民们办年货、赶大集的热情。在长春市净月区新立城年货大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拉开了农历小年的序幕。

“这干豆腐你就吃吧,越嚼越香!”“大姐,大公鸡咋卖的?”“帮我称一扇排骨,再来5斤肥瘦”“帮我来两副春联”……虽然不到8点,但大集里早已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长春市民陈先生收获颇丰:两捆粉条、一只大鹅、一箱黏豆包,一袋子燎好的猪蹄。一旁,陈先生的母亲背着手,拎着一小兜灶糖,东瞅瞅西瞧瞧,逛得起劲。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小年他都会陪母亲逛大集、办年货,在母亲的心里,逛大集是过年的前奏与仪式。这会儿他已经往车里倒腾两趟年货了,这是第三趟。陈先生说:“过小年赶大集,赶的就是这热热闹闹、温暖富足的年味儿。”

的确,东北的年味儿都在大集上。这里不仅有干调山货、鸡鸭鱼肉、新鲜水果、各种糖果,还有黏豆包、冻梨冻柿子、酸菜、血肠等东北特产。在琳琅满目的年货集市中,卖货人虽然冻得“嘶嘶哈哈”但笑容满面;赶集人虽然拎着大包小包,却还在左顾右盼。在一片嘈杂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中,年的氛围愈加浓烈。

俗话说,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从年初到年尾,这一次的团圆承载千家万户的美好期盼,也是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庆祝,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在一片欢天喜地中,人们逛大集、办年货,以隆重的方式迎接、尽享春节的喜悦。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