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长春相距哈尔滨不到300公里,坐动车只需1个多小时的时间,却没有多少机会游览一番。借着亚冬会的契机,终于来到了哈尔滨,这个每年一下雪就爆红的“冰城”。
哈尔滨西站下车,站台上早已等候的志愿者便迎了上来,一双双热情的手接过异乡的行囊,话语间如亲人相见般温暖。
作为拥有丰富冰雪底蕴的城市,哈尔滨曾举办过第三届亚冬会和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灿烂的冰雪文化享誉中外。坐上前往媒体酒店的专用大巴车,沿途一闪而过的建筑各具特色。
稍稍了解了一下哈尔滨的建筑风格,俄罗斯风格、拜占庭风格、巴洛克风格、哥特式风格……据说有11种之多。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名的哈尔滨果然名不虚传,她的包容印证着这座城市曾经繁华。
在亚冬会即将开幕之际,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亚冬会的气息,能看到每一张面孔都洋溢着对这场冰雪盛会的期待。在各大地标性建筑上,都有吉祥物“滨滨”和“妮妮”热情地向人们问好;城市道路上喷涂着“亚冬车道”;每一盏路灯都装饰着“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条幅展板;城市里每一个大屏幕都在循环播放着亚冬会信息……
无论在入住的酒店,还是在比赛场馆,或是在主新闻中心,无微不至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让所有的问题和疑惑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态度决定一切,真诚才是“必杀技”。上一个冰雪季,哈尔滨的爆火令人刮目,不但收获了人气,促进了经济,更提振了每个东北人的精气神儿。
正因如此,哈尔滨对这个冬天格外重视,格局再放大,“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用优质的服务回馈每一位亚冬之旅的宾朋,驱散他们异国他乡的陌生感,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与温暖。
哈尔滨,“冰城”,我们在这里真的被你“焐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