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正月初八23时30分
地点:延吉市朝阳川镇柳新村
农历大年初八,长白山脚下,延吉市朝阳川镇柳新村在火红的年味儿中渐渐沉睡。
零点的钟声刚刚一响,原本安静的农家院里瞬间灯火通明,热闹了起来。
踏着雪后的车辙印,循着光亮的方向,记者轻推大门,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将院子装扮得喜气洋洋。夜幕下,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倒映在窗上。
屋内,六口大蒸锅正冒着热气,大米、黄米、糯米、红豆在师傅的巧手下,按比例均匀地铺撒在蒸盘里,雾气氤氲,米香四溢。传送带上,蒸熟的大米面团经过几道工序,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的月亮糕便跃然眼前。
“我们的米糕已经发展到十多个品类,有比较传统的散状和打糕,还有经过改良的各种米糕,价格也十分亲民,大多在6元至10元不等。”喜凤米糕负责人南宇凭借着小小米糕,短短几年,从最初创业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600平方米的大厂房。
一捧米何以“变”出千百味?
米糕作为朝鲜族的一种传统美食,具有美好的寓意,每逢重要节日,朝鲜族人都要制作米糕以祈求平安。
传统的米糕样式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为了把家乡的特色美食发扬光大,2014年,南宇离家到外地学习米糕制作工艺。他深知,只有立足传统工艺并结合时代需求,才能有更大市场。
就这样,南宇学成归来后,不断创新米糕的口味和样式,渐渐俘获了食客的味蕾,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朝鲜族米糕种类繁多,个别种类因工序繁琐,依靠纯手工制作难以量产。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南宇引进了专业的生产设备,开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过年的时候,我们朝鲜族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打糕这一美食。”南宇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各式米糕十分走俏,每天生产2000斤左右,是平时生产量的4倍,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为了保证米糕的新鲜劲儿,我们都是当天做当天卖!”
天空泛白,村里升起缕缕炊烟,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米糕被送往各大商超和农贸市场。
延吉百货大楼超市,喜凤米糕直营店,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米糕令人目不暇接。
“豆面打糕、爆浆凉糕各来一斤。”来自北京的游客即将返程,临走时特意来买当地特色美食带给亲戚朋友品尝。“豆面现吃现蘸,放在冰箱里不容易坏。”米糕当天做当天卖,店员正耐心地介绍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百米百味,特色米糕不仅“蒸”出了幸福滋味,还有那红红火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