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
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二月时节,美好向新而立。银装素裹的吉林大地,正孕育着一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春天。
吉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牵挂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发展每到“关键一步”,总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把脉定向。
越是征程壮阔,越需领航力量。
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全省干部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第四次亲临吉林,这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心关怀,是对吉林百姓的惦记惦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全面振兴的殷切希望和信任重托。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2400万吉林儿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鞭策转化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强大动力。大家一致表示,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忠诚信念铸魂,以发展质量作答,以改革开放赋能,以拼搏奋斗建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奏响白山松水全面振兴的时代强音。
以学促干,把学习热情转化为干事动力
2月8日19时整,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大屏幕上,《新闻联播》准时开播。干部职工们聚集到大屏幕前凝神观看。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我们一线产业工人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春一东生产制造部工段长曲春汝表示,自己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牢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自动化与数智化领域加速学习新本领、新技能,为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同一时间,吉高集团白临项目指挥部会议室内,高速公路建设者们也聚在一起,集中收看《新闻联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吉高集团白临项目指挥部指挥长王威身处建设一线,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交通强省’主力军作用,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控工程安全和质量,努力争先创优,切实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当好开路先锋。”
白临项目02工区松岭2号隧道钢筋工李国军在交通建设项目一线奋战了13个年头,他表示,将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情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立足岗位,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每项工作,为高速公路早日通车贡献力量。
“当天下午,我们就通过网络、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心十分振奋。”延边州和龙市崇善镇大学生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志愿者王佳丽所在的村是边境村。“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将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在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振奋!鼓舞!
19时许,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马鹿沟边境派出所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全所民警整齐就座,全神贯注盯着大屏幕。民警们眼神专注,充满期待,大家拿着笔,不时在本子上认真记录。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韩婧激动地说:“我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边境巡逻防控、法律宣传、为民服务工作,不负总书记嘱托,不负人民群众信任。”
省森林消防总队每个营区的学习室内都座无虚席。广大指战员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的殷切期望,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人民的亲切关怀。“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使命意识,苦练救援本领,勇于挺膺担当,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省森林消防总队二级消防长相清说。
当天晚上,省广播电视局干部职工也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共同收看《新闻联播》。大家一致表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稳固宣传阵地、促进精品迭出、拓展广电赛道、保障安全播出等方面持续用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以干促实,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东风浩荡征帆满,使命在肩志气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金宏表示,中国科学院将积极发挥在吉院所科研资源优势和力量,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取得科技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省科技厅出台“科创专员”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打破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壁垒,以人才创新、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处处长葛晶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完善我省人才培养体系,集聚和用好全省科技人才力量,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为提升我省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人才支撑。”
一汽解放冲压模具首席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冯斌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坚守产业报国、工业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突破,助力民族汽车品牌持续向上。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严永峰表示,将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不遗余力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为提高我省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长春新区吉大慧谷学校校长朱尊尊表示,将充分发挥吉林大学的基础教育品牌优势,进一步梳理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培养范式,探索发挥优质教育辐射引领作用的可推广模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东北全面振兴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袁金洪表示,将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实际,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实干笃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2015年,我向总书记汇报了高铁接线‘一口清’工序文件。10年来,我们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前进,高铁制造水平获得突飞猛进的提升。2024年年末,企业生产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亮相,进一步树立起高铁技术的国际标杆。”姚智慧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总书记此次来吉林,强调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牢记嘱托,大力弘扬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领先领跑、勇攀高峰,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打造更多高质量动车组产品,提升产业安全掌控力,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作出贡献。”姚智慧坚定地说。
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岩表示,企业团队正针对拓宽设备应用场景展开紧锣密鼓的技术攻关。“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技术创新,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深度融合AI技术、标准化和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推动传统工业场景的智能化改造,为工业物联网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把产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主攻方向,全力建设菌物一流学科,积极打造食药用菌领域国家重点科研平台,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李启云表示,将聚焦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在良种培育、农业高效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吉林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提供有力支撑。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表示,将持续加压奋进,坚持把黑土地保护放在农业现代化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更多可行性路径。
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文忠说:“我们将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持续延伸鲜食玉米精深产业链,不断做强‘吉字号’品牌。”
放眼今日之吉林,处处都是生机勃勃的奋斗景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做好吉林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我们指方向、定目标、明方略、绘蓝图,必将引领吉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征途如虹,奋楫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