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区域传真·白城

白城: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本报记者 张磊 尹雪 实习生 刘一潼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组织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白城市志愿服务类型丰富,志愿服务组织各有特色。截至目前,白城市志愿团体已增至2490个,注册志愿者达到14.4万人,现有志愿项目3.1万个,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在今年初召开的白城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上,白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社会工作部门要着力在建立体制机制、统筹引导凝聚上下功夫,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引导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主动服务大局,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应急救援等重要活动,推动全市志愿服务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服务全市中心大局中,白城市涌现出了一批运行良好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

志愿服务点亮光伏振兴路。针对全市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建设前期盲点多、设备状态监测难、检修维护能力弱、市场代维收费高的问题,国网白城供电公司“科尔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破解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运维“四大痛点”,用“靠谱”光伏电照亮乡村振兴路。项目实施七年来,白城市170座光伏电站实现安全高效并网发电12.35亿千瓦时,电费收入达10.87亿元,村民每户增收4.26万元,得到了各村委及村民的广泛认可。

志愿服务攻坚克难助农增收。白城甘草是白城的道地药材,甘草酸、甘草苷含量高于药典标准,能防风固沙、开荒拓土。但甘草仿野生种植困难重重,来自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白城甘草种植服务团队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经过三年攻关,团队创新荒漠仿野生甘草种植育苗技术并取得成效。在大安市吸引大赉乡、红岗子乡等地村民种植甘草,由当地政府牵头成立甘草收购合作社。项目运营至今,累计种植面积7127亩,帮扶1334户农户增收。

志愿服务在生态保护一线生辉。莫莫格湿地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每年大量珍稀鸟类在此停歇、栖息繁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常年坚守在这里,在候鸟迁徙季队员们会到湿地、河流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致力于候鸟保护宣传、湿地巡护、伤鸟救治等工作。目前队伍已发展到500多人,坚持参加活动的核心成员有50多人,为吉林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走进村民家中送光明。自2018年起,白城中心医院眼科诊疗中心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合作,成为“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定点医院,依托该项目常态化开展“白城中心医院眼科诊疗中心深入村屯走进村民家中送光明志愿服务项目”,副院长每周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展义诊筛查并为患者手术。如今,通过开展“白城市第一书记光明行”等跨领域、跨组织的紧密合作,使项目覆盖更加广范。截至2024年末,累计筛查93站,服务8629人,完成公益手术1605例,其中疑难重症320人,90岁以上30余人,减免费用超229万元。

“我市志愿服务正逐步向社会工作各领域延伸,从社区到乡村,从学校到企业,从救灾抢险到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各个领域,在全市大局工作中作用愈加凸显。”白城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平说。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白城市也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仍然存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专业规范水平有待提高,志愿服务联合会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此,白城市委社会工作部今年将聚焦重点任务,持续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以《志愿服务条例》为依据,以《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为抓手,加强志愿服务制度与工作体系建设,鼓励更多主体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着手建立全市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构筑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健全志愿服务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激励表彰等规章制度,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凝聚社会力量,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思想理论转化为行动指南。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发展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志愿服务培训体系,针对不同服务领域和项目需求,围绕文化、体育、医疗、法律、救援等方面专业技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专业优势,为志愿服务注入专业力量。深入探索“社工+志愿”融合发展模式,形成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协同配合的良好服务格局。

“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牢牢把握社会发展需求,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关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关爱特殊群体、应急救援等社会工作重点领域,孵化培育特色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志愿服务项目。”白城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方萍介绍,将结合白城本地实际挖掘和指导开展具有白城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更多符合白城特色的志愿服务优质项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