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英烈已逝 浩气永存

——记独胆英雄陈树棠烈士

本报记者 刘巍

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金光闪闪的“毛泽东奖章”“红星战斗英雄奖章”,这是党和人民给予“独胆英雄”陈树棠的崇高荣誉。纪念馆里还专设了《陈树棠卷》,记载了陈树棠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业绩。

1925年,陈树棠生于天津市塘沽区于家堡子一个三代为工的贫苦家庭里。他父亲陈玉是位铁路工人,一家5口人全靠微薄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异常困苦。1945年9月,陈树棠到辽宁省本溪彩家屯参加了东北人民自己的军队(即后来的东北民主联军),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八师第22团第3营第8连1排小炮班班长、副排长,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1946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第三十师向通化地区进犯,陈树棠所在八连当时驻在通化东二道江。连长命令陈树棠带小炮配合三排九班坚守在仙人洞前沿阵地,敌人连续发动3次冲锋,都被陈树棠的小炮压下去了。炮弹打光了,陈树棠主动去帮机枪班往山上扛子弹。同志负伤,他不顾敌人猛烈的炮火,连续抢救3名伤员。评功会上全连一致认为他“射击准确,战斗勇敢,有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第二次被评为全营第一名战斗模范。在战斗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1月,“一保临江”战役打响了。这时陈树棠已升任小炮班班长,18日在头道崴子战斗中,由于敌工事坚固,火力强大,我军伤亡较大。眼见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去,陈树棠愤怒地用六〇炮向敌人猛烈射击。但因天寒地冻,地面不平,小炮命中率太低,压制不住敌人的火力。怎么办?陈树棠急中生智,把小炮架在自己的大腿上发射,杀伤了大量敌人,他的大腿却被小炮的后坐力震得失去了知觉。在这次战斗中他还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一连背下13名战友。一举攻下头道崴子后,陈树棠被团部荣记普通功一次。

3月3日,我军突袭辉南南关,敌军惊恐万状,并负隅顽抗。4日拂晓,部队翻越城墙,进入辉南城内,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次战斗,陈树棠只身俘敌61名,缴轻机枪1挺、战防炮1门、步枪43支、六○炮3门、掷弹筒3枚和全部弹药、器材等。庆功会上,部队对在辉南战斗中,敢于与敌人近战拼杀、以少胜多、威震敌胆的陈树棠给以师内嘉奖,纵队给陈树棠记特等功1次,并派员慰问,将英雄陈树棠的事迹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授予他“独胆英雄”光荣称号,荣获银质“红星战斗奖章”1枚。

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攻势中,决定夺取梅河口南的重要据点。陈树棠所在部队三营,13日奉命到草市南的王家油坊,阻击由英额门方向前来增援的敌十三军五十四师一六〇团的1个营。这次战斗中,陈树棠再次发扬独胆精神,英勇作战,一人俘敌12名,缴获六○炮1门、轻机枪2挺、冲锋枪1支、驳壳枪1支。他率领的三人小组以少胜多,再创奇功,共俘敌40余名,缴获大量武器。由于他战绩卓著,纵队代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向陈树棠颁发最高荣誉奖章——“毛泽东奖章”和奖金,纵队和师又给他记特等功1次,由班长提升为副排长,并通令嘉奖,号召全军向他学习。

6月,我军夏季攻势进入艰苦阶段,四平攻坚战已经开始了。在四平外围战中,陈树棠带领一个班抢占八棵树南山366高地,并接连打退国民党军增援部队一个营的七次猛烈进攻,腹部受重伤,仍顽强作战。在阵地将被突破的危急时刻,为掩护战友撤退,毅然拉响手榴弹,与突入阵地的国民党军士兵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为纪念陈树棠,1979年出版的《辞海》413页里编录了《陈树棠》的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军事篇中,《陈树棠》的条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分支学科短条中字数最多的一条。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