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科教卫

吉林开放大学:

打造“社会培训”新名片

本报记者 张鹤

2024年,吉林开放大学及体系承办了省教育厅、省安委会办公室、省总工会等9部门,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工贸、教育、卫生健康、建筑施工、燃气、道路运输、特种设备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18期共万余人参加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这是改革转型后的吉林开放大学走向集团化、项目化办学道路,牢固树立“政府+”品牌的有力举措和具体实践。

在由传统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提升的过程中,非学历教育已成为开放大学事业中极为重要的增长极,也是学校提升社会效益和社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履行好社会培训职能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非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开放大学在2004年经长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2009年获批安全生产教育三级资质培训机构,2010年被省、市安监部门确定为安全生产培训实验基地。

安全生产培训作为学校非学历教育的一个传统社会培训项目,近20年来,已累计组织培训数百期,培训学员数万人次,为吉林省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通过梳理社会培训工作经验,学校确定了社会培训持续发展的方向,坚持树立“政府+”品牌,与党委行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有特色、差异化地大力提升新质生产力。

推动开放大学社会培训深度改革要结合国家和省里的战略部署,根据学校的资源、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按照国家和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基于学校安全生产专业的培训能力及同吉林省总工会、省应急厅以往良好的合作基础,三方共同决定面向全省分类分级、分批分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定了由省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省总工会负责拨款、各相关市级总工会负责支付,省相关部门负责主办,吉林开放大学及体系分校共同承办的培训新模式。

实践中,培训涉及范围广、参训人员多、经费额度高、组织难度大,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也极为复杂,不同地点的现场集中培训12期,全省直播培训6期;课程设置区分共同和专业,师资队伍达到31人且授课内容不重叠。学校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结合各主办厅局的实际,以各行业领域的培训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突破了体制机制的障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全部培训任务,展现出了深厚的教育实力和社会责任感。

与其他高校相比,吉林开放大学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社会培训具有独特优势,较好地补齐了场地、师资等方面的短板。

教学灵活。数字化大学建设和“互联网+”的办学模式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能够在教学、管理、实践、评价等多个环节推进数智技术赋能,同时充分重视学员的学习体验。学校依托老年教育在线学习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全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学员全部线上注册,线下优质教育资源也可线上同步直播共享、课后回放反复学习,实现了培训、考试、评估一站式完成。同时,制作精品课程15门,使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更加灵活、便捷。

体系联动。体系办学是学校又一优势和特色,由省校牵头立项,统一筹划、统一组织带领全省41所地方开放大学联动,共同实施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培训项目,真正将教育培训功能覆盖全省城乡,把教育延伸到各领域、各行业、各单位的基层一线,既保证了培训效果,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为全省各部门组织的培训避免交叉、重复、多头培训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