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鹤)近日,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胡贵军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移动集团吉林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及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市九台区成功部署了少模光缆现网试点线路,实现了4×27km的少模光缆工程链路的贯通。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少模通信技术从实验室阶段迈向了工程应用阶段,为大容量骨干网的升级换代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试验过程中,项目组进行了涵盖野外剥纤、熔接和安置等技术验证,解决了少模光缆连接与接续工程技术问题,攻克少模光缆链路传输技术,构建了少模现网验证系统。少模光纤在东北地区超过零下20℃的低温恶劣条件下仍然实现了高质量的熔接,熔接损耗与单模光纤几近一致,充分证明了少模光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系统采用商用模式复用及解复用器件,与当前应用的单模现网系统完美兼容,为骨干网络的升级和扩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此次项目实现了4×27km的少模光缆工程链路的贯通,验证了少模光缆在实际运营环境中的可行性,为未来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次吉林大学、吉林移动、长飞公司和瑞斯康达的成功合作,展现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有效打通了从技术研发到现网部署的转化通道。此次试点线路的成功部署不仅对少模光纤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的验证和示范,更将加速新一代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为我国乃至全球通信网络的持续升级和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