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华泰来)近期,吉林经开区在工业蒸汽价格调控上取得重大突破。自2023年8月以来,工业蒸汽价格从410元/吨一路下滑至当前的295元/吨,大客户更能享受285元/吨的特惠价格。每吨单价直降115元,降幅高达28%,已基本追平部分沿海发达城市开发区的蒸汽价格。这一显著变化,为区内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也标志着吉林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回溯到2023年初,复杂的市场环境,致使工业蒸汽价格一路飙升,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打破这一困境,积极落实吉林市“九解一协调”攻坚目标,吉林经开区迅速行动,开启了一场“降成本”攻坚战。
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搭建起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倾听企业心声;深入用汽企业和汽源单位走访调研,精准把握问题的根源。同时,多次邀请行业专家“把脉问诊”,并召开专题会议,针对蒸汽价格过高、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反复研讨,精心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与方案。
其中,“网源合一”模式成为此次改革的关键举措。具体来说,汽源企业与拥有供气管网的吉林经开区建立共同运营模式,依据用户端实际用汽量结算,灵活确定蒸汽销售价格。汽源企业通过投标竞价入网供汽,成功构建起汽源企业稳产、供气管网运行扭亏、用汽企业降低成本的三方共赢新格局。
这一创新模式实施后,成效立竿见影,不仅每年为开发区节省资金约1500万元,还让40家用汽企业每年生产成本降低1亿多元,极大增强了企业在经开区长期发展的信心。
吉林经开区的努力和成效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近日,吉林北沙制药和高琦聚酰亚胺两家企业满怀感激,为经开区管委会送上锦旗,对其高质量保障生产要素供应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