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森林覆盖率达45%。去年12月1日,随着2024年吉林省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圆满结束,我省胜利实现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入山人员不断增多,森林火灾隐患压力也随之增加。为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将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转型,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分级落实”,从而将森林火灾隐患控制在最低限度,成为省森林消防总队重点研究破解的课题之一。
为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省森林消防总队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灭火方针,不断前移防范关口,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提高管护区重点地区防火控火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风险隐患,切实保护国家林草资源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基固本 筑牢防范屏障
“防火灭火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打基础强能力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虽然当下防火氛围浓厚,但是火灾隐患还是不少,防范胜于救灾,在‘防’的问题上还是要更加主动。”“当前队伍训练氛围浓厚,但实战经验还是相对缺乏,需要重点解决。”近日,在省森林消防总队基层分队指挥官森林(草原)防灭火业务培训交流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基层指挥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各自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体会和建议。
“当前,吉林省已经胜利实现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多年的枯枝落叶腐殖层积累,加之野外用火隐患增多,队伍所面临的任务压力不断增加。如何确保完成任务及时高效,是展现森林消防责任担当的关键所在。”省森林消防总队副总队长郑斌说。
在一次次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中,省森林消防队伍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作用,被誉为“长白林海的守护者”。
“坚持住!还差最后一个,再加把劲……”省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的综合体能训练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练兵比武场景。森林消防员们昂扬奋发、拼搏进取,向着目标不懈努力。俯卧撑、仰卧起坐、搬轮胎、负重5公里跑、扑火器械安全使用……对于森林消防队伍来说,刻苦扎实的日常训练是必要时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础保障。多年来,该总队始终严格落实“全员受训、全员参考、全员达标”的训练要求,每年按计划开展冬季大练兵、野外驻训、“火焰蓝”实战化比武等活动,通过夯实队伍基层,提升队伍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研战谋训 锤炼制胜本领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是森林消防队伍的发展目标。”郑斌介绍,战法创新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只有敢于创新求变,不断探索研究新战法新训法,才能确保关键时刻逢敌亮剑、战之必胜。
扑火就是灭火,让茫茫林海远离山火的肆虐,一支支精湛、专业的扑火队伍不仅能防患于未然,更能以高效的方式做出应急反应。
该总队始终树立研战谋训的鲜明导向,采取“党委委员+机关干部+基层指挥员”同步的方式,主动对接任务险点、救援难点,深入推进战法创新研练,走开“课题研练、模拟训练、实兵演练”的战法创新路子,激励广大消防救援人员通过“研中练、练中研”,实打实锤炼灭火救援过硬本领。问题就是切入点,难点就是发力点。该总队党委一班人聚焦森林火灾防得住、打得赢这个核心要求,利用蹲点帮建、集中训练等时机,与基层消防员一起深入查找救援指挥、实战化训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形成数十项有效举措。前不久,该总队举办实战课题研训成果网上交流会,形成了涵盖森林灭火、特灾救援、信息通信等多方面内容的48项研究成果,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聚焦课题研学,锤炼制胜本领。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式学习,该总队党委机关干部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用创新理论指导推动战斗力建设,自觉将深研笃学与进入实践、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有力促进学习成果向提升队伍战斗力转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消防救援人员训练不松劲、备战不懈怠的豪情。近年来,该总队消防员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力量前置 统筹防控布局
“近年来,每到防火紧要期,队伍都会调派力量进驻管护核心区,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火窝子’实施靠前驻防,将灭火救援力量前置一线,不仅缓解了林业部门的防火压力,也让林区的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该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程松说。
作为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拳头力量,省森林消防总队认真总结近10年来靠前驻防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进“全面预防、分区设防、靠前驻防、消地联防、跨区协防”等具有吉林特色的“五防模式”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森林消防队伍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主力军、国家队作用。
“防范胜于救灾。组织队伍实施靠前驻防就是将‘防’的效益最大化,将队伍防火阵地前移,确保遇有火情第一时间到位扑灭。这也是守护绿水青山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程松说。
为有效预防重点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该总队按照指挥、力量和装备“三靠前”原则,统筹“一线有攻坚、二线有预备、三线有增援”的力量布局,主动与省内地方防灭火力量薄弱地区对接工作,先后面向省内5个重点方向,派出靠前驻防分队,深入长白山核心区,中俄、中朝边境等重点高森林火险区域实施靠前驻防,并结合清明节和“五一”假期开展防火专项行动,对重点地区实现全时值守,确保遇有火情,快速处置。
“一方面,通过组织消防员实施靠前驻防,将人员和装备前置,缓解地方重点区域防火压力;另一方面,也让队伍真正进山入林,在熟悉地形林相基础上,突出‘单兵练技能、班组练战术、指挥练协同’,贴近实战摔打锤炼队伍,把‘山里通、铁脚板、活地图’的本领练好练精,为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做好全面准备。”延边州森林消防支队代理支队长姜海说。
实战演练 锻造过硬队伍
“直升机空中分队立即投送森林消防火场侦查组,地面分队迅速架设远程输水管线系统,履带式消防车打开突破口后,灭火班组跟进扑打,请求地方力量协助清理烟点,防止发生复燃!”随着指挥员命令下达,灭火队员迅速出击,成功扑灭“林火”。这是省森林消防总队与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开展联合实战演练的一幕。
森林防火期时,该总队各级紧贴任务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针对省内林区特点,结合特种车辆实战运用、地空协同配合、装备换代战法升级等内容,围绕火场立体侦察、林内常规灭火、高山水泵架设和外围支援供水等科目进行常态化实战实训,并总结形成了以“泵车结合,超长距离输水灭火”为代表的一整套森林火灾扑救战法,全方位提高了防火灭火能力。
提升能力 促成联防格局
“在扑打清理火线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周边安全,设置安全观察员,同时也要抓住有利时机,快速清理烟点,防止复燃发生。”秋防期间,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长白山池西区大队大队长王琳在为白山市地方专业扑火队授课时讲道。
地方专业、半专业扑火队是森林消防队伍扑救森林火灾时的重要配属力量,良好的协同配合不仅能使战斗力成倍放大,更能形成森林防火灭火的整体合力。省内各类扑火队伍由于受人员和装备因素制约,专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且缺少大型灭火机械装备。该总队结合前期调研实际,将推动地方扑火力量建设纳入全省灭火救援力量提升中心计划。
同时,该总队积极协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在将防火阵地前移的同时,也将防火技能课堂前移,成立由灭火专业骨干组成的“教官团”,着力解决省内无森林消防国家队驻扎地区的森林防火问题,并重点研究了国家队攻坚控火、地方队清理供水、其他力量外围保障等实战方法,推动形成各尽其能、优势互补的作战格局,提升整体灭火效能。“进入防火期以来,我们按计划组织队伍与驻地及周边森林消防专业和半专业队开展双向培训,通过培训完善现场指挥机制,提高人员指挥能力,夯实火灾扑救基础,并结合培训契机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实操技术,共同开展防火执勤、灭火演练和战术战法研究,形成良性互动,合力培训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人才,真正做到指挥联动、培训联合、任务联战。”王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