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鸿鹤 陈亮 记者张磊)“多亏了‘无还本续贷’政策,帮我们节省了资金,渡过了难关。”日前,白城市纪委监委组织督导检查组到白城经济开发区开展回访监督,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此前,白城市纪委监委在该企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督导检查时,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新的贷款,需还清原有贷款后才能续贷,存在“过桥”资金贵、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企业的痛点,就是监督的着力点。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白城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调研监督,推动主管部门创新服务举措,不断丰富“不动产+金融”服务内涵。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动督促市营商环境办与不动产登记部门、金融机构积极研商对接,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简化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流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历年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2698笔,为企业节省“过桥”资金达1.29亿元。
2024年,白城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紧盯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纠治影响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专项整治过程中,白城市纪委监委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专项整治主体责任,推动37个与营商环境相关的职能职责全面自查自纠,梳理形成“中梗阻”问题清单,制定整治措施,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截至目前,各部门共查处问题141个,已完成整改84个。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说了算。白城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倾听诉求、服务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针对企业开口难、投诉难问题,“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二维码,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微信“扫一扫”即可进入“微举报”平台,实现“一键举报”;在全市116家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一对一”联络,及时收集并移交企业反映问题建议;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监督检查,深入20个职能部门、5个县(市、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中梗阻”问题检查……对收到信息分析研判,梳理归纳出服务态度不优、办事效率不高、增加企业负担等8类问题。截至目前,已推动职能部门简化审批事项、缩减办理时限30余项,解决民生实事35个。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破除营商环境‘中梗阻’,全力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质增效,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白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