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松嫩平原腹地,“北纬45°黄金玉米带”正积蓄着新一年丰收的能量。
松原市区南郊,吉林旭鑫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鑫油脂”)的现代化厂房内,年产能65万吨玉米胚芽压榨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粒粒金黄的玉米胚芽经过压榨、精炼、灌装,化作澄澈的玉米油,沿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流”向全国市场。
“从河北到吉林,变的是发展坐标,不变的是深耕油脂行业的初心。”站在智能化控制中心大屏前,旭鑫油脂总经理宋增强感慨万千。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企业,25年来始终在油脂领域精耕细作,即便面对市场波动也未曾动摇。
“2018年,企业被松原市招商引资条件所打动,选择落户这片黄金玉米带。7年来,我们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单体压榨生产线,占据全国玉米油产量的20%。”宋增强告诉记者,目前在企业周边,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嘉吉集团玉米深加工基地与旭鑫油脂遥相呼应,形成了从玉米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走进玉米油诞生的“产房”——精炼车间,厂长张志强抓起一把金灿灿的胚芽说,“这里的玉米胚芽含油量高达42%,堪称食用油界的‘金胚’。”如何用好“金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张志强认为还需要科技这把“金钥匙”。
在企业的技术研发实验室,数台采用最新技术的脂肪酸检测仪、比色仪等设备发出低频的轰鸣声。不一会儿,随着轰鸣声的停止,显示屏上,反式脂肪酸含量一栏清晰显示“0.0%”。这组数字背后,凝结着企业持续攻关技术创新的决心。“传统油脂精炼工艺难免产生反式脂肪酸,我们通过工艺革新实现了突破。”宋增强指着发明专利证书介绍,近年来,企业投入3000余万元研发资金,与吉林大学等多家省内院校共建产学研平台,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研发优势互补。如今,企业已拥有22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2项发明专利填补了油脂行业空白。
站在规划图前,宋增强描绘着企业新蓝图,“未来,投资建设的油脂文化展览馆将成为松原新地标,二酯食用油研发项目即将投产,它与传统食用油相比能够减少人体脂肪堆积,我们要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餐桌。”
从传统食用油到二酯食用油,来自河北省的旭鑫油脂,目前已在吉林扎下根基,在这片“北纬45°黄金玉米带”上释放出动能强劲的“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