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白山市江源区:

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本报记者 祖维晨

综治中心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利于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能、增强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从“定分止争”逐渐延伸至“源头预防”,从“单兵突进”转向参与多元共治“系统集成”,近年来,白山市江源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源头、强治理,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工作模式 规范日常运行

江源区综治中心创新采用“1+4+13+N”管理模式和“专职机构+派驻机构”工作模式规范日常运行,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多方配合。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置”模式,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缩短65%。同时,建立健全综合分析研判、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整合信访调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服务功能,推行诉调、警调、检调等多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对群众来访诉求和咨询实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坚持“最多跑一地”的宗旨,成为全域矛盾纠纷的“终点站”。2025年1月以来,江源区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222起,调解成功82起,调解成功率为36.94%。其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裁决的8件拖欠工资纠纷,为84人追回拖欠工资。

打造四级治理架构 强化社会治理效能

该综治中心首创“金字塔式”四级治理架构:区级中心(战略决策层)→镇街中心(统筹协调层)→村社区中心(组织实施层)→网格阵地(基础执行层),形成纵向贯通的治理链条。中心采用“1+10+N+X”社会治理模式,即1个区级综治中心,10个镇街综治中心、N个村、社区综治中心以及X个网格调解阵地。全区10个镇街均设置“8890”接诉即办服务热线和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云平台,并有专人定岗负责收集调处群众诉求。通过“网格预报、街镇吹哨、各方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收集和发现矛盾纠纷,问题分类后再由“应哨”队伍将矛盾化解在网格。2024年,三级综治中心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23件,已全部化解。

集结社会资源 铸就金牌调解

“我们建立了跨行业专家库,实现了法律专业力量、心理干预力量、社会治理力量的科学配置,将调解服务细分为婚姻家庭、经济纠纷、劳资矛盾等种类,邀请全区知名律师、心理咨询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担任‘特邀调解员’,配套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江源区综治中心负责人刘海洋介绍道,该中心还建立了“人民调解超市”,开展法律援助服务,邀请江源区法律援助中心周立仁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建立重大矛盾“专家会诊”机制。同时,推动政法单位常驻机制,引入法官、检察官参与重大案件调解,矛盾纠纷化解率大大提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