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钢通钢板石矿业球团厂生产线上,维修班班长沈德君正猫着腰,将耳朵贴在发烫的立混机外壳上。突然,他直起身擦掉额头的油污:“风路又堵了!”
这台德国进口的立混机作为球团生产线的“心脏”,必须24小时不停跳动,如今却成了让人头疼的“病秧子”。
经维修班检查发现,立混机驱动盘齿圈依赖风油混合自动润滑系统保障运行,原设计中风路系统缺乏故障预警功能,一旦管路因杂质或水汽淤积堵塞,润滑油无法喷淋至齿圈,将引发严重磨损,甚至导致上料工序中断。
针对这一隐患,维修班召开“诸葛亮会”,维检人员集思广益展开讨论。
“这台‘德国造’的风油润滑系统太娇贵,吃不得半点杂质!”
“进口备件太贵了,光一个分油器就得2万多元!”
“咱得想办法用国产件替代进口件!”
“洋设备水土不服,咱得对风路系统进行防堵塞改造!”
“就这么干,咱利用定修时间给它动个‘手术’!”
……
“诸葛亮会”让大家在讨论中统一了思路:通过风路系统防堵改造与备件自主维护“双管齐下”,来解决立混机齿圈润滑失效问题!
维修方案确定了,一场“手术”就此展开——
在进风管装上自制排污阀,安排岗位人员定期对管路内杂质进行排放,并将定期排污及管路清洗纳入点检记录,确保风路系统稳定运行;对分油器及干油泵进行深度清洗,用汽油浸泡分油器,再以空压风吹扫内部,同时对干油泵油罐、油泵及过滤器进行彻底清扫,并对油泵进行打压试验。
“压力表正常!油路畅通!”随着试机成功的欢呼,这个难题终于解决了。
改造后的立混机润滑系统工作良好,不仅保障了设备的稳顺运行,每年还可节约备件成本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