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如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寄予厚望,并提出了具有极强政治性、指导性、实践性的重要指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我们必须系统学习、深入领会,并将其全面运用到吉林改革开放具体实践中,更好地指引和推动吉林振兴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东北全面振兴至关重要。要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这种问题导向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矛盾观的自觉运用,为吉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改革的起点,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全部实践,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吉林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着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壮大、新质生产力培育、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兴边富民等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坚持以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改革,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克服任何形式的逃避推诿、视而不见和坐而论道倾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善于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还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都要全面落实政策规定,同时注重典型引路,既解决共性问题又解决个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共性与个性关系的重要方法。在推进国企、民营经济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握好普遍的、共性的发展内在逻辑,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立足资源禀赋,深挖创新潜能,制定总体改革方案,全面落实政策规定,多措并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公开透明,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注重分析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的特殊情况,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把政策规定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适合实际发展的办法,形成典型经验,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克服以政策规定之名设置框框和拒绝创新的懒人、庸人做法,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和效率。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矛盾分主次,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制约吉林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面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的改革要求,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祛病良药”“管用良方”。实践发展证明,凡是营商环境搞得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就好。改革实践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重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聚人气、兴经济。要从促改革、抓整治、通渠道、建机制等维度入手,突出改革引领,实施重点整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推进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