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锻造堪当全面振兴重任的干部队伍

姜碧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吉林正处于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汇聚力量。

把严“政治关口”,锤炼干部过硬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广大干部的核心能力。把严“政治关口”,就是要坚持将政治标准作为考察和识别干部的第一关口,严格考察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素养,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要以行之有效的举措引导广大干部胸怀大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和把握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等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重要指示部署和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学习热情转化为抓改革、促发展、谋振兴的实际行动。要引导年轻干部对标笃行抓落实,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改革部署,精心组织、认真谋划、脚踏实地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衡量“担当精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于广大干部来说,担当作为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思想境界。衡量“担当精神”,就是要将担当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导向,努力识别和发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干部。要从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三个维度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进行系统考察。愿担当是担当精神的前提和基础,要考察年轻干部能否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推动全面振兴的重点领域主动担当尽责,以实践者、参与者的苦干实干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敢担当是担当精神的核心和关键,要在粮食安全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推进中,对年轻干部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抗压能力等进行考察,看其能否顶得住压力、扛得起责任。善担当是担当精神的体现和升华,要看广大干部能否克服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是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断习得新知识、获取新技能,持续提升整合资源、优化工作方法、有效破解改革难题等各方面能力。要着力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从工作氛围、奖励机制等方面激励干部,让讲担当、重担当、乐担当蔚然成风。

考察“改革魄力”,引领广大干部以改革精神创造佳绩。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广大干部施展才华、跑好历史接力棒的大舞台。考察“改革魄力”,就是要考察干部在改革实践中是否具备敢于触碰深层次矛盾、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的胆识和魄力。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选拔任用上突出“改革实绩”导向,注重在重大改革攻坚任务中考察干部敢闯敢试的精神。在考核激励上强化“创新突破”权重,建立改革成效与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挂钩的成长通道。在精准考核上下功夫,抓好平时考核和跟踪考核,不仅看改革成效,更看干部胆识魄力和能力素质,对锐意改革的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持续激发干部锐意进取的改革魄力。

用好“实绩标尺”,在干事创业实践中检验干部政绩。实绩是检验干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用好“实绩标尺”,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鲜明导向激励干部在改革实践中善作善成。要从价值导向、方法创新、结果运用三个方面系统发力,引导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新发展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以及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坚持沉下身子,以实干业绩书写人民满意答卷。要创新评价方式,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时、动态、精准地对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价,以数字化赋能评价考核提质增效,确保干部政绩真实可信、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完善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综合发挥评价的鉴定、诊断和改进作用,准确辨识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优秀干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施展舞台。

善用“廉洁指数”,着力树立干部清正廉洁良好形象。廉洁自律是广大干部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善用“廉洁指数”,就是要通过构建“评估—考核—激励”闭环体系考核和激励干部,确保其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建立廉洁评估体系,强化日常监督、专项整治、信访举报,通过量化分析,实现对干部廉洁情况的精准评估。要健全廉洁考核机制,采用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考核方式,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廉洁行为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其时刻绷紧廉洁自律弦。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廉洁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问责,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原则,为干部成长进步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