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滢 记者董鹏宇)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在《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马立东表示,全省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定位,找准找实履职办案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据介绍,我省检察机关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四大检察”全面发力,在平等保护方面,坚持对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对侵犯各类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依法惩治各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以及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害企业利益犯罪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领域的违法犯罪,依法严惩通过网络实施的敲诈勒索、造谣中伤、损害商誉等违法犯罪。对于涉及内幕交易、职务侵占、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等方面的重大刑事案件,将挂牌督办,严把办案质量。
在监督纠正涉企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方面,检察机关坚持依法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聚焦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突出问题,依法加强对涉企刑事案件立案监督,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的监督,坚决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检察环节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假错案机制,坚决防治办案与利益挂钩。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检察机关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协作,着力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和共识,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良好口碑。突出加强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会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探索建立对我省智能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特色产业和优势行业的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机制。
在协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检察机关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积极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对标府院联动年度重点任务分工,严格依法、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责,与政府、法院一道推动更高水平法治吉林建设,更好服务保障吉林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