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国内国际

蛟河农商银行:

不误农时不负春 金融活水润“三农”

蛟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种植户。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金融支持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作为乡村振兴主办行和服务“三农”主力军,蛟河农商银行积极担负职责使命,把支持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积极为备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为农业生产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备春耕贷款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亿元,增幅46.5%。

助力传统农业 增强“造血功能”

“农商行放款速度太快了,利率还低,不用抵押、担保,在手机银行上点一点钱就到银行卡里了”,村民老王说。

老王是蛟河市天北镇的种粮大户,耕种80公顷土地。年初订购农资时资金存在缺口,他尝试在手机上申请蛟河农商银行的“吉信农e贷”,提交线上申请不到10分钟,该行信贷客户经理就进行了电话回访,当天便实地采集信息和审核材料,现场完成30万元贷款的审批工作。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不仅农民缺少资金,农资经销商也是资金需求的重要群体。老韩是农资品牌代理经销商,每年春耕季都是农资储备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时期。前不久,蛟河农商银行信贷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结合资金需求特点,向其推荐了随用随支的贷款产品,很快解决了老韩经营周转资金的难题。像老韩这样的农资经销商还有很多,该行尽全力满足春耕上游产业的资金需求,完善春耕全产业链的资金供给。截至目前,该行“吉信农e贷”授信金额9.54亿元,用信5亿元,线上贷款占比达51.23%。

作为扎根地方的金融主力军,蛟河农商银行通过科技金融、整村授信、链式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精准浇灌传统农业产业。以“吉信农e贷”等信贷新品为依托,持续推进线上贷款智能产品应用推广,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数字金融服务质效。深入开展整村授信,逐户走访辖区内客户,将“备用金”落实到户、到人,累计预授信金额8.16亿元。构建链式服务网络,以各乡镇网点为枢纽双向破解农资经销商周转与客户采购的资金缺口,联合蛟河市最大农机经销商,通过信息传递、资金扶持等举措精准对接农户购置农机需求。

助力特色产业 打造“一镇一业”

黄松甸镇村民韩某从事木耳、灵芝种植十余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贷款额度也从一开始的3万元逐渐增加到100万元。“蛟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贷款几天就批下来了。我又能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了!”韩某说。

黄松甸镇食(药)用菌产业作为该乡镇特色产业,90%居民从事食(药)用菌产业相关工作。该行创新推出“菌农乐”木耳经纪人贷款品种,采取“小额分散+增户扩面+银担合作”的“备用金”授信模式,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50万元。春节前后,是菌农做菌的最佳时机,为方便菌农购进生产原料,保障正常经营生产,该行工作人员奔波在各个乡镇、村屯为客户进行贷款授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资金困难。目前,“菌农乐”木耳经纪人贷款累计授信金额1.25亿元。

助力新型主体 培育“新兴力量”

“乡村兴、百业兴;农业稳、天下安”。蛟河农商银行深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为更好服务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线下调查、线上建档机制,对新型主体实行名单制管理,对有资金需求的通过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方式合理进行授信,并同步开立对公账户,提供规范的日常结算服务。为支持新型主体发展壮大,该行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政策,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合理降低农民融资成本,让利惠农,减轻农户负担。截至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4602户,建档率100%,贷款余额5.12亿元。

在广袤的吉林黑土中,从传统犁铧到智慧农业,从昔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春耕秋收机械化,农村、农业和农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蛟河农商银行作为一支有担当的地方金融力量,始终走在支农助农惠农服务的最前沿,当备春耕的号角与乡村振兴的鼓点同时响起,黑土地上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正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徐徐舒展开来! (张雷 郭继元 姜珊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