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文化

吉视传媒“黑科技”助力东北虎豹繁衍生息

本报记者 马璐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展区内,一块实时跳动着虎豹影像的大屏前,参观者们纷纷驻足。这是由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设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以及东北虎豹文化国际传播项目,作为中国广电集团参展的亮点内容在展区重点推介展现,也是一个正在改写全球濒危物种保护历史的中国方案。

700MHz频段织就“生命天网”

“我们在园区内布设了3万台红外触发相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2台。”负责人指着屏幕上闪烁的光点说,“这些相机通过700MHz网络实时回传数据,就像给整片森林装上了‘神经末梢’。”

据介绍,由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量身定制的“感知+互联+智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依托中国广电700MHz黄金频段,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巡航无人机、近3万台野保相机构建了一张覆盖1.4万平方公里的“生命天网”,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巡防到智能化管理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首个科技赋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解决方案,也为世界濒危旗舰动物保护树立了旗帜性典范。

数据显示,系统运行以来已累计储存有效视频1500余万条,其中东北虎影像2.6万次,东北豹影像3.4万次,其他野生动物100多万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物种自动识别、旗舰物种个体识别、数据关联挖掘等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该系统能将虎豹个体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在展区的另一侧,一组对比图生动展示着保护成果: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之初,园区内仅监测到27只东北虎、42只东北豹;如今,这两个数字已分别增长至70只和80只左右,活动范围覆盖80%的园区面积。

从科技保护到文化传播

作为我省首个垂直领域国际传播机构,东北虎豹文化国际传播中心自今年1月正式运营以来,正将监测数据转化为文化传播的“金矿”。据吉视传媒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在Facebook、Ins、YouTube、VK等国际新媒体平台及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国内新媒体平台设立近20个自有账号及合作账号,构建国际化传播矩阵,播放“云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慢直播、野生动物短视频等特色内容。

“我们制作的‘狐假虎威’短视频火爆全网,单条播放量突破1600万次。”现场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在国内外新媒体平台发布视频1700余条,国内外总播放量已达2600万次,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打造全球保护新范式

“这套系统最大的突破,是把被动保护变成了主动守护。”吉视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人工巡护方式每月只能覆盖极小一部分园区,而现在可以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测。

此外,该系统的多物种监测功能也让除了虎豹外的梅花鹿、野猪等数十种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得到记录,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

前来观展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将广电技术深度应用于生态保护的典型案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从虎豹保护到生态文明的全球叙事

据了解,东北虎豹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将继续发挥技术与内容优势,实施“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全球协作”三位一体战略,通过开展国际传播、文艺创作、生态保护宣传、跨国交流、科研论坛等活动,形成“技术+艺术+媒体”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东北虎豹文化品牌形象,并通过开发多语言版本的传播内容,让中国生态保护的故事走向世界。

“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这些可爱‘大猫’,更要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吉视传媒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文化传播者的使命。”

在展会现场,一块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一只东北虎正悠闲地穿过监测区域。这一幕,恰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最生动的注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