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科教卫

近日,长春市民王先生体检结果出来后,医生提到一个名词——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王先生当场就愣住了,这是心脏在闹哪样?有人说主动脉瓣反流能自愈,也有人说一旦被确诊就必须做手术,到底如何治疗更科学合理呢?本期《求证》为您去伪存真。

主动脉瓣反流,能自愈吗

本报记者 张添怡

本期专家

张基昌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获“中国好医生”、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B类人才、中国心血管病学中青年医师菁英奖等称号。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肿瘤心脏学委员会委员等。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对于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等。

主动脉瓣反流说明什么

张基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主动脉瓣反流,我们先从心脏的解剖讲起。心脏有2个心房,2个心室,还有2个大动脉和心室相连接。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大动脉之间都有一个阀门,这个阀门就是我们所说的瓣膜。这些都是“单向阀门”,其中主动脉瓣是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阀门,负责把心脏泵出的血液顺利送到全身,同时防止血液倒流。如果这个阀门关不严,心脏收缩时泵出去的血液就会有一部分漏回来,这就是“反流”。长期反流会导致心脏“加班工作”,逐渐变得疲劳、扩大,甚至可能引发心衰。

主动脉瓣反流的原因有哪些

张基昌:主动脉瓣反流常见原因如下:

先天性因素,如瓣膜发育畸形和二叶式主动脉瓣(正常为三叶瓣),这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病因,其他畸形还有四叶瓣、瓣叶融合等。另外,一个先天性因素是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导致主动脉根部扩张或瓣膜松弛引发反流;后天性因素,退行性病变,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瓣膜钙化、硬化,导致闭合不全(多见于65岁以上人群)。另外,高血压性损伤,长期高血压加速瓣膜和主动脉根部退化;感染性疾病,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感染瓣膜,造成瓣叶穿孔、赘生物形成或破坏;风湿性心脏病,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瓣膜增厚、挛缩,主动脉根部扩张;主动脉根部扩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导致主动脉根部扩张,瓣环被牵拉变形,无法紧密闭合;创伤或医源性损伤,胸部外伤、心脏手术(如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可能直接损伤瓣膜结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主动脉根部,引发反流;其他原因,肿瘤压迫主动脉根部、放射性治疗损伤等。

轻度反流时能自愈吗

张基昌:主动脉瓣反流的严重程度主要通过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反流一般不能自愈,就像弹簧松了很难自己复原。大多数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不用特殊治疗,但需注意以下几点:定期随访,建议每年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反流程度和心脏结构变化;控制危险因素,积极管理高血压、高血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症状观察,若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病情如果持续进展该如何治疗

张基昌:中度反流,治疗重点是延缓进展,密切监测,管理危险因素。每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反流程度及心脏变化。严格戒烟、限盐、适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应用药物减轻心脏负担及早期心功能不全症状的改善。中重度/重度反流,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药物为辅。若出现症状,如活动后气短、胸痛、晕厥、下肢水肿,心脏明显扩大或心功能下降,这种情况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需要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预防心脏进一步增大,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但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去不了阀门关不严这个“根”。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外科开胸进行瓣膜修复或者置换,及内科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时机很关键,需要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如果拖到心衰严重时手术风险会大增,且影响手术效果。

关于主动脉瓣反流的误区

1.主动脉瓣反流专属于老年人。

张基昌:并非如此。主动脉瓣反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人也可能“中招”。很多人以为心脏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主动脉瓣反流并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虽然年纪大了,心脏瓣膜会随着时间老化,确实容易发生反流,但年轻人也可能遇到这个问题。比如一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热或感染等,都可能导致主动脉瓣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反流。从青少年到老年均可能发生,病因不同,治疗也需“量体裁衣”。所以,不管哪个年龄段,如果出现不适,都要引起重视。

2.身体不适忍一忍就过去了。

张基昌:“忍一忍就好”是很多人的习惯,但心脏病可不能大意。主动脉瓣反流的症状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拖延可能酿成大祸。主动脉瓣反流的早期可能没什么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心脏负担会越来越重,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疲劳、胸痛等不适,甚至会使心脏“累到变形”,长期反流不干预,左心室会逐渐扩大,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心力衰竭。而且可能错过治疗黄金期,若拖到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手术风险大增,甚至失去手术机会。因此,早期发现、定期检查才能避免病情恶化。心脏问题无小事,别把不适当“忍功”考验,早诊早治才能护心保命。

3.一旦被确诊为主动脉瓣反流就必须做手术。

张基昌:当然不是。很多人一听到“主动脉反流”就以为一定要开刀,其实不是的。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反流程度和心脏状态,大部分患者不需要立即“动刀子”。主动脉瓣反流的治疗要看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轻度反流,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心脏功能也正常,通常不需要手术,定期复查、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中度反流,医生可能会建议用药物控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度反流,如果已经影响到心脏功能,就需要考虑手术了,否则心脏可能会越来越吃不消,甚至发展成心力衰竭。所以,确诊后要听医生的建议,别自己吓自己,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4.老年人不适合做手术治疗。

张基昌:并非绝对。年龄不是手术的“禁区”,关键在于评估整体健康状态和手术效果,很多老年朋友担心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其实现在的医学技术很先进,很多高龄患者通过手术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于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患者,医生会评估风险,如果适合手术,及时治疗往往比拖着不治更有利。而且,现在有微创的瓣膜置换手术,它是通过大腿根部的小切口将新的人工瓣膜送到心脏,替换病变的瓣膜,创伤小、恢复快,更适合年纪较大的患者。所以,老年人不是不能做手术,而是要看个人情况,医生会帮您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