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市州

小辣椒孕育“新经济带”

本报记者 张磊 尹雪 实习生 刘一潼

辣椒育苗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给幼苗浇水。

企业负责人介绍航天东方红一号辣椒的特征和特性。

企业展示的各辣椒品种。

辣椒育苗大棚内,一株株幼苗茁壮成长。

“开眼界了,原来辣椒还有这么多说道。”

近日,在通榆县天意农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展示厅,企业负责人为记者介绍了不同品种的辣椒及常用领域。

“保银829辣椒可以做火锅炒料、保银129辣椒可以做火锅煮料、云丘椒适合放在九宫格火锅里、皱皮椒适合烤制食用、天龙26辣椒适合提取工业色素、北京红适合腌渍辣白菜时使用。”

航天东方红一号辣椒,这名字就不一般。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个品种的辣椒是经过航天育种的。“一亩地可以种1200至1500株,一株辣椒农民可收益10元,一亩地农民的毛收入就有1万多元,而且好种好管理。”企业负责人指着结满红色辣椒的植株图片说。

这种辣椒除食用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500吨辣椒的提取物只有这样一小桶。”企业负责人双手在胸前比画着桶的大小,“但这桶辣椒提取物能够卖到3000万元,经济价值非常高。”

发展工业用辣椒,种植规模要跟得上才行。“我们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小规模种了3年,今年首次在大田里进行大面积种植,约有500亩。”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大规模试种成功后,明年即可向农民大规模推广。

在企业负责人看来,大田主粮全程机械化种植、减少劳动力是东北农业发展的趋势。而在庭院里发展小耕、微耕化种植,可以让农村老龄人口有效参与进来,提高经济收益。

“在棚膜经济中推广这种辣椒,可以避免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企业负责人说。“咱们很多农民家里的庭院大,搭一个小拱棚就能种,有了棚膜的保护,下大雨或冰雹也不会伤到辣椒。”企业负责人说。

今年,白城市计划种植辣椒25万亩,通榆县预计达15万亩(庭院4.9万亩,大田10.1万亩)。4月,正是辣椒育苗的关键时节。在通榆县城郊的白城辣椒产业研究院种苗繁育基地,育苗大棚里满目青绿,工作人员正在给辣椒幼苗进行浇水,嫩叶与水珠相拥,显得十分可人。

“看,这个外面叶子叫子叶,里面叫真叶。”基地负责人轻轻掰开一株辣椒幼苗介绍。“等真叶有6至8瓣的时候,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了。”今年幼苗移栽至大田的时间预计在5月5日至10日。目前,该基地已建成标准化辣椒种植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种植面积达4万亩。2024年辣椒总产量突破2.5万吨,年产值达2.5亿元。

“我们从2005年开始规模化发展辣椒种植。最开始种的农户不多,后来发现效益好,大家就纷纷加入了。”基地负责人介绍。如今,他们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保底收购、技术指导等方式,与16个乡镇、2万户农民达成订单合作,每年户均增收1.25万元,累计带动就业超1万人次。“按照现在的势头,今年有望种植突破10万亩、产量达到5万吨,总产值5亿元左右。”

多年来,基地掌握了不少核心技术。“之前移栽主要靠人工,现在我们有了不少现代化农机设备,移栽效率特别高。”基地负责人指着一台辣椒移栽机介绍,“它一次能完成起垄、覆膜、栽苗、覆土、浇水等多道工序,省时省力。”在病虫害防治上,基地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利用害虫的天敌、性诱剂这些物理、生物手段,减少农药使用,种出来的辣椒更绿色健康。

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的使用,让施肥更加精准。此外,基地还有鲜干辣椒机械化无损采收技术,使辣椒的损耗率低于5%。

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白城市看到了辣椒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白城市今年出台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计划中,将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大田种植辣椒,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同时围绕做足做活“农头工尾”文章,还将积极引进“食品级”和“工业产品级”辣椒加工企业,推动辣椒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打造具有白城区域特色的辣椒知名品牌,全力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张磊、尹雪摄)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