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四平

为“新增长点”注入“新动能”

—四平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记事

本报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

发展中的四平。李坤 摄

IT创新服务基地建设事宜座谈会现场。田雯杰 摄

软通华方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毛思博 摄

中国四平农业大数据智算中心开工暨软通华方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启动仪式现场。 何其遥 摄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和智算中心合作研讨会现场。高鸿 摄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

4月25日,由四平市数字经济产业协会、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主办的中国四平农业大数据智算中心开工暨软通华方智能制造基地投产仪式,在四平市红开区北方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隆重举行。

数字经济是四平市重点培育的“八大产业”之一,是未来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四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吸引集聚61家优质企业落户四平,形成覆盖数据服务、智慧平台研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元化产业生态,为“新增长点”注入“新动能”,成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合作凝聚智慧力量

创新引领共赢发展

活动以“芯动吉林·智启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两大数字化项目的正式启动,深化数字技术在农业与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开启智慧化转型的新篇章。

仪式上,陕西京科控股董事长唐伟、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王晓良和商汤科技总经理王婷婷在致辞时表示,四平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区位交通优势独特,资源要素丰富完备,产业基础实力雄厚,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方面与四平携手并肩、紧密合作,共创辉煌事业、共赢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四平市政府与软通动力签订合作协议;智算运营公司讯达智算与生态合作伙伴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期间,还举行了IT创新服务基地建设事宜座谈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和智算中心合作研讨会。用友、华为、长光卫星、北斗研究院、北京移动等60余家知名企业代表和中科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校代表参加活动。

在IT创新服务基地建设事宜座谈会上,四平市政数局局长曹松涛介绍说,此次着力打造的IT创新服务基地,聚焦软件开发、数字化运维、数据标注、热线服务等数字服务业态,旨在构建一个集创新研发、产业集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希望能够与各方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探索数字技术在教育、农业、政务、交通、医疗、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和智算中心合作研讨会上,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顺杰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既是一次思想碰撞的“头脑风暴”,更是一次合作共赢的“启程仪式”。期待与国家层面的科研机构在政策研究、产业规划上深化合作,与农业领域的行业领先力量共建智慧农业创新中心,与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在自动驾驶、数据安全等前沿领域开展试点,与知名院校和培训机构共建AI人才培养基地。四平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生态,成为各位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优选地”、创新创业的“圆梦场”。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数字技术融合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命脉,关乎着国计民生。

中国四平农业大数据智算中心的开工建设,是四平市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智算中心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深度挖掘农业大数据的价值,通过对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多维度数据的精准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实现智能化种植、养殖,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变。该市将以智算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农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打造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四平模式”,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四平农业大数据智算中心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项目严格依照国标A级数据中心机房和绿色智算中心建设标准开展建设,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算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智算中心功能布局划分改造,配置25KW高密度机柜,搭载国内外先进GPU设备,智算芯片国产化率达到80%,一期算力规模达到2000P,二期建成后,总算力规模达5000P。项目以“农业大模型+AI算力”为核心,旨在打造东北地区智慧农业创新高地,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升级。同时,中心将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低空经济等领域,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发展成为国家东北地区关键算力节点城市作为核心目标,以算力引擎驱动城市全方位数字变革。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软通华方智能制造基地运用先进的数智技术和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同时高度重视自主可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安全防护体系,从生产设备的核心控制系统到产品的数据信息管理,全方位确保关键技术和数据的安全可控,为我省制造业的高端化、国产化发展树立了标杆。

软通华方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全力构建软通华方计算机智能生产线,引入先进国产化生产、试验及配套设备,还配备智能机器人参与产品组装,由AGV智能车负责物料搬运,实现高效精准生产。响应国家战略规划,突破难点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IT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建立东北首个国产化计算设备兼容性实验室,打造东北地区首个具备完整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计算设备制造基地。

项目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服务器等各类电子产品15万台的产能规模。为当地创造5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预计实现年产值3-5亿元,利税2000万元以上。在产业发展方面,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计算机产业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这两大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必将为四平市创造大量优质就业机会,吸引各类人才汇聚,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必将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也必将推动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打造特色园区平台

抢抓发展机遇布局

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自2023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面向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发展“1136”格局,即筹建一个产业核心功能区;打造一个区域总部聚集区;构建政策支撑、运营保障、人才保障三大产业支撑体系;拓展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加工、信创软件开发、数字农业、“元宇宙”“数智+”六个维度发展方向。

2024年初以来,园区按照两大发展策略,补齐数智短板、赋能产业转型,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加快填补数字产业化空缺,为该市现代农业、特色装备等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发展赋能,同时,为全市扩大招商引资、助推项目落地打造良好的数智化发展环境;“产教融合+产业招引”双轮驱动,重点突破数字经济基础人才需求瓶颈,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大力推动产教融合,超前发展并做强做大职业教育,培养储备数字化及软件开发人才,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环境。产业园成立15人园区招商运营团队,赴北京、上海、福州、杭州等20余城市进行实地招商及考察学习,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招商的方式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协议。

2024年对接洽谈企业85家,成功入驻35家。截至今年3月末,园区已入驻科技创新型企业61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行业头部企业有中粮信科、华为、京东物流、软通动力、用友、中域数字、上海翎湖、荣耀等,园区累计营业收入6.5亿元,带动就业1240人,同时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与软通动力联合培养数字化人才800余人。

2024年园区获评工信部技能认证中心,省级现代产业聚集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省级人才工作站等多项荣誉。计划到2025年底,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一家,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园区按照“1136”的发展战略,围绕数字产业化,打造千人大数据产业基地:

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方面——紧紧抓住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向行业大模型延伸拓展的爆发机遇期,在现有理想汽车、BYD汽车、广汽传奇汽车自动驾驶数据标注等人工智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招引字节跳动、奥鹏、商汤等人工智能优势企业,扩大模型训练工生产规模,把四平打造成人工智能模型训练集聚地和数据要素衍生地,进而打造成吉林省最大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基地。

信创软件开发方面——牢牢把握国家大力发展自主可控信创产业利好机遇,以软通动力、用友等头部企业为引领,加快培养自主软件应用开发人才,以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信创产业聚集,把四平打造成基于信创的自主软件应用开发先锋地,目前基地已建设完成国产化数字安全实验室和信创售后运维及软件适配中心。

数字农业方面——时刻牢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充分挖掘四平农业资源禀赋,依托中粮等国字号链长单位,与中粮信科及其生态伙伴充分开展合作,以农业数智技术为重要抓手,推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发展,为我省深入推进“千亿斤粮食”工程探索数智化经验,立足四平、服务吉林、辐射东北,把四平打造成农业数智化先行示范地和经验输出地。

数智+方面——主要从教育、交通、医疗、政务、工业、应急等方面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园为四平市智改数转成立数字化服务团队,重点为工业四大产业提供服务: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现代物流。讯达科技成功入围省工信厅智改数转服务商,目前团队已提供免费问诊服务的工业企业达40余家,已与本地5家头部工业企业签订智改数转项目合作协议,直接为企业减少800万元资金支出。

今年,园区将实现入驻企业数量大幅增长,预计达到80家以上,同时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数字经济产业累计营收突破8亿元,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省领先、东北一流、全国知名的数字经济产业园,成为四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为四平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