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版:专刊

激励职工创新创造 构建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

2024年9月20日,吉林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东北三省一区工会“培育新型产业职工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交流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2024年10月11日,“汇聚工会力量 赋能人参产业”白山市总工会助力人参产业振兴发展系列活动在抚松县人参特色小镇万良镇启动。

2022年7月16日,全省“十百千”重大项目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2024年6月26日,东北“三省一区”(大数据分析)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举办。

2024年8月21日,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颁奖典礼在一汽集团总部NBD举行。

2024年5月23日,吉林省首届中医药膳大赛决赛在长春举办。

2024年8月21日,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在长春收官。

2024年10月19日,吉林省总工会“求学圆梦行动”优秀学员表彰现场。

在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吉林省总工会积极作为,将构建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视为关键任务,全力完善产业工人梯次培育、技能提升、激励评价机制,多管齐下,为加快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贡献力量。

搭平台

助推职工建功立业

2023年2月27日,吉林省第一个“六新产业”工匠学院——吉林省新能源工匠学院隆重揭牌,同时首期培训班火热开班。新能源前沿技术、风电场升压站设备巡视及维护、光伏发电站设计、无人机智能巡检与激光三维建模技术应用……翻阅吉林省新能源工匠学院课表,除了理论讲解、实操训练等专业技术课,还设置有党史教育、劳模工匠精神、公共管理等不同类别课程模块,内容极其丰富。

这是吉林省总工会在工匠学院建设工作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据了解,聚焦全省经济发展几大着力点,吉林省总工会积极联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等社会资源力量,先后成立吉林省新能源、新旅游、新农业、新电商、新材料、新装备工匠学院,加快构建全周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体系。最终打造形成“吉林省工匠学院总部+‘六新产业’工匠学院+培训基地”的“1+6+N”产业工人三级培训平台,通过构建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源源不绝培养输送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8月的长春,骄阳似火,彩旗招展。由全国总工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总工会承办的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隆重举行,有65.3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最终400名参赛选手进入总决赛,在10个行业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这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吉林省总工会高规格承办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召开工作协调会20余次、制定工作方案15个、成立工作组10个,省总劳经部、办公室、宣教部等31个部门约90余人,全面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决赛期间实施“一对一”对口接待,累计接待5000余人次,省总工会荣获大赛最佳组织单位。2024年5月,吉林省总工会联合全省16个厅局共同举办吉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本次大赛共有19465名职工参与预赛,1414名职工进入到决赛,推动赛事向新经济、新领域、新职工拓展。高质量组织参加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按照全总《关于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要求,决赛于9月10日—13日在西安市举行,本届大赛设置焊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人工智能训练师、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网约配送员六个决赛工种。通过省级选拔赛共有18名选手代表吉林参加全部6个工种的竞赛,我省派出12名裁判员参与大赛的裁判工作,省总工会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吉林省总工会高效能开展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十四五”全国73个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中我省3个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大生产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企业30家、覆盖职工1500余人;吉林化纤集团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企业25家、覆盖职工5223人;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保安全、提质量、促生态、惠民生”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企业19家,覆盖职工2000人左右。

促改革

持续提升产改效能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到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正阔步走在新征程上。而在吉林这片热土上,一项项举措陆续推出,我省产业工人队伍改变也悄然而至。

“畅通渠道了,我们工人干活更有劲头,也更有奔头。”

艾子洋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城铁事业部制造中心调试产线组调试二班高级技师。“走出农村,从职校毕业进入公司时,我曾以为这辈子最能出人头地的人生路线就是干好了工人当班长,然后找机会转干部。当然,这不仅需要漫长的过程,可能还需要机遇。”艾子洋话语实诚。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2020年,33岁的他就逆转了职业生涯。当年,借助竞赛平台,让其评上了公司首席操作师、中车资深技能专家,并当上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成为亲朋好友人人称羡的对象。

劳动和技能竞赛提档升级,工匠人才破土冒尖。

近年来,我省构建全周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体系。吉林省总工会不断扩大各类技能竞赛的覆盖面,坚持“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并采用“五位一体”联合办学模式,相继成立了7个省级工匠学院,积极培育当地重点新产业急需的人才。目前,吉林省总正加快推进“1+10+100+N”的全省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同时部署落实新质生产力实训基地的建设。

作为一项系统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需要凝聚智慧和力量。

“产改”该如何改出效益,又该如何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省总工会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产改”工作,并在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

2024年5月-8月,我省产业工人迎来了高光时刻,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上,吉林省约2万名班组长报名参赛,5个赛道共22人进入全国决赛。

在吉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19465名职工参与预赛,1414名职工进入到决赛,汽研发总院汽车维修工朱恩岐获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维修项目第一名……

佳绩的背后,是我省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目标,加快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改革政策体系。2023年以来,省总工会构建全过程的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体系、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全时空的职工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全方位的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为深化“产改”工作开辟了路径。

激发创新活力

制度机制建设精准赋能职工成长成才

如何培养人才,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呢?

解决好产业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激发产业工人队伍的内生动力,激励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近年来,吉林省各级工会着力打造全时空职工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全方位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不是工会的助学款,孩子的大学梦可能就破灭了!”吉林市困难职工老周提起“金秋助学”活动,眼眶泛红。2024年,全省“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474.369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854人、困难农民工子女55人,帮助322个家庭圆了“大学梦”。除了资金支持,工会还为困难学生联系13家单位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助力他们减轻家庭负担。

吉林省总工会围绕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培育职工成长成才。完善技能激励机制。从2021年开始,在每年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表彰名额中,拿出不低于10%比例表彰激励各类竞赛和创新活动中的优胜选手,协调省人社厅对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各赛项优胜选手授予“吉林省技术能手”,对前10名给予专业技术等级晋升奖励,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开展吉林职工小额贴息贷款扶持计划,累计投入9487万元贴息资金,发放贴息贷款20.6亿元。2023年制定《吉林职工创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吉林省职工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实施办法》,加大贴息资金投入,撬动金融企业20亿元资金规模,推动职工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此外,完善重点关爱机制。省总工会开展技术工人疗休养活动。制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优秀技术工人(优秀职工)疗休养活动的通知》,2024年,全省工会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组织省内职工疗休养18.8万人次,其中赴边境地区开展疗休养5.2万人次。省内外职工在吉疗休养达22.6万人次。

展望未来,吉林省总工会将继续深耕全周期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与时俱进。持续拓展培训领域,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和产业变革趋势,让培训内容与时代需求紧密接轨;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培训、勇于创新的积极性,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相信在吉林省总工会的不懈努力下,吉林大地必将汇聚起磅礴的产业发展力量,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