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民主法治

法润成长 守护未来

本报讯(李朝华 记者赵梦卓)近年来,全省法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的新理念、新思路,研究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审判模式、制度机制,让未成年人在法治护航下健康成长。

严格公正司法,全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全省法院立足审判职责,一系列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特色制度及工作机制应运而生。加强专业审判机构建设,省法院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审判庭,全省9个市(州)中院和60家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庭加挂未成年人保护审判庭牌子。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全省法院通过开展社会观护、家事调查、回访帮扶、心理疏导等方式,大力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性解决。延边法院构建“法官+社会辅助人员”工作模式,吉林市法院建立未成年人案件审前“三查明”,辽源市西安区法院设立“心理健康疏导站”。2024年,全省法院共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12份、家庭教育指导令189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1850份,努力将家事纠纷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延伸审判职能,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省法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完成《未成年人犯罪三级预防理念的实践应用研究》等多篇报告及课题;针对案件中发现的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精准发送司法建议45份。坚持做好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联合慈善组织设立司法救助慈善基金,构建“司法救助+慈善基金”新型救助模式,更好服务困难儿童。全省多家法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及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创立特色家庭教育品牌,17家法院获评“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10家法院获评“全省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加强法治宣传,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共识。全省法院始终坚持致力于帮助祖国的花朵“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省法院每年“六一”前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推送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信息,以生动案例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全省法院选任法治副校长2087人担任2655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以案释法”宣讲4645场次,并设立“法治副校长信箱”,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法治校园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