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林乐强 记者赵梦卓)近年来,汪清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紧紧围绕“一站式、集约化、专业化”多元解纷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创新构建“法院+N”综治联动新机制,有力推动了县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绘就出社会治理新“枫”景。
汪清县人民法院选派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法官、书记员、调解员,按照1∶1∶1的标准配备诉服团队,入驻汪清县综治中心,并设置诉讼服务窗口、速裁快审法庭,法院把诉前调解、分调裁审、立案服务、法律咨询等功能复制迁移至诉讼服务窗口。同时,理顺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职责分工,精心构建集“诉前调解、立案、速裁快审”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依托综治中心平台,与汪清县内60家基层单位、123家特邀调解组织以及各村屯(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完成诉调对接,采取“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实质性化解纠纷,着力打造“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汪清县人民法院充分运用“府院联动”机制,发挥行业调解、专业调解作用,通过组织联席会议、工作协调会议等形式,构建“法院+工商联+总工会+N”的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建立健全联络机制,与联动单位互通共享当事人信息,并定期开展案例分享、交流研讨等活动,以此推动行业调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创建“无诉社区”“无诉村屯”试点25个,依托“法官惠客室”“法官议事堂”平台,借助楼栋长、网格员、“法律明白人”队伍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副书记及网格干警的职责作用,通过社区走访排查、法官社区坐班等方式,对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开展“一站式”“一揽子”调处工作。依托“人民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等智慧法院应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方便当事人随时随地进行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等诉讼活动。同时,充分发挥“E联办”平台效能,使其覆盖全县8镇1乡3街道、32家成员单位,将协查触角延伸至基层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