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5日讯(记者王堡增)为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东北三省一区交流合作,针对高校青年师生群体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今天,“青年向北”大学生理论宣讲比赛在书香山海展馆“互动舞台”举行。
作为本次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辽宁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友情支持。来自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30组优秀选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东北三省一区一起以青春之声传递思想伟力,展现新时代青年理论学习新风貌。
比赛现场热烈非凡,掌声雷动。“老乡,咱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将军用他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非为战火而为守护山河无恙!”来自长春师范大学的选手陈坤,在讲述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东北抗联故事时,眼中闪烁着泪花,她的话语引起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选手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从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传承、地域文化与发展、青年成长与奋斗、文艺作品感悟等多个角度切入,用生动鲜活的案例、真挚动人的情感、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汪颖以《北疆“能”量,澎湃中国》为题,以内蒙古“黑金”变“绿金”的转型传奇、“黄沙”变“蓝海”的生态奇迹为例,慷慨激昂地讲道:“我们青年学子,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发光’‘发热’‘发电’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光彩!”
此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理论宣讲的竞技,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通过比赛,促进了省区高校之间在理论宣讲工作上的经验共享,搭建起青年学子互学互鉴的平台。来自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选手吴桐兴奋地表示:“今天是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非常开心能够代表内蒙古参加本次宣讲大赛,我今天宣讲的主题是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以呼市地铁把手为切入点,向大家展示内蒙古厚重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