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长春,初夏的繁花伴着浓浓的书香。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的举办,带来了一场文化大餐、思想盛宴。琳琅满目的图书、持续火热的交易,让人们有了新体验、企业有了新商机、产业有了新活力。书博会俨然成为吉林新的文化名片。
这里是观察产业发展活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书博会作为连接供给与需求、流通与消费的重要平台,为文化、出版企业提供了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舞台,同时聚合人流、商流、信息流,为交易双方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如果能打造更多类似有特色、有影响的展会,无疑将为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磁吸效应。
产业各自“破圈”,携手共同“出圈”,最终实现“跨圈链接”是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书博会举办期间,恰逢“书香吉林阅读季”、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借助于书博会的平台,“书博会+全民阅读”“书博会+博物馆”“书博会+旅游”“书博会+研学”“书博会+非遗”等衍生出的文化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比如,在书博会现场,热销的不仅有图书,还有长白山人参、松花石,以及各类特色文创产品,围绕读书的研学活动同样很受追捧。以书博会为契机,一批企业插上“文化+”的翅膀,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
书博会“跨圈链接”现象启示我们,在新的消费环境下,图书、出版等任何单一产业,只有实现跨业态的深度融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比如,通过与科技的融合,数字出版等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层出不穷,给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立体的视听体验,也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与业态,成为图书、出版行业等新的发展趋势和盈利增长点。
办好一个展、聚力一条链、带火一座城。我们期待,书博会这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不仅能够为市民打开更为广阔、丰盈的精神世界,更能擦亮长春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产生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乘数效应”,助力吉林文化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