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现场,长白山人参展区人气十足。人参企业带来了琳琅满目的产品,高校展出最新科研成果,专家现场讲解“放山”习俗……深厚文化底蕴与科技元素碰撞交融,全方位彰显长白山人参的独特魅力。
走进展区,一台四四方方的白色设备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我们研发的野山参智能辅助鉴定系统。”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思章立刻上前介绍道。他将一棵人参放入设备中,轻触操作屏,不到一分钟,就生成了一份鉴定证书,显示参龄为25年。
“我们的科研团队在大规模采样和构建数据库基础上,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优选出预测模型并建立鉴定方法,对人参进行客观、无损、准确的鉴定,克服了传统人工感官鉴别的个体差异和人为因素影响。这次我们带来的是最新优化版本,速度和准确度都进一步提升了。”刘思章说。
人参是东北珍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赋能,人参精深加工产品日益丰富,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在整个展区,人参化妆品、保健品、食品、药品、生物制品备受青睐,不少观展嘉宾都选购了心仪的产品。修正药业这次带来不少包装精美时尚的人参食品。“这些人参药膳搭配了不同优质食材,有自加热的,也有即食的,让消费者能更便捷地享受人参美食。”展位工作人员孙东迪说。
在展区中心位置,鲜明的人参文化元素格外醒目——乌黑油亮的“兆头”、牛皮缝制的靰鞡鞋、系着红绳的索罗棍……一件件裹着山林气息的古老器物,承载着悠远神秘的长白山采参记忆。
吉林人参研究院人参文化研究室主任孙卫东被众多参观者围在中间,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讲解着人参文化。“发展人参产业,必须弘扬人参文化。”孙卫东说,“借助展会平台,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长白山人参文化,进而爱上长白山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