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五月的吉林市,黑土沃野上一派繁忙景象。在昌邑区全谷物健康食品产业园工地上,身着深蓝色工装的吉林老爷岭农业集团董事长冯其永,正专注地与工程师探讨施工细节。从曾经蹬三轮车卖杂粮的农村青年,到如今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领航者,这位“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用半生时光在黑土地上书写了一份金色答卷。
一次翻车:点燃创业梦想之火
1992年的早春,吉林市四川路市场依旧被积雪覆盖,寒意袭人。年仅20岁的冯其永裹着军大衣,在结冰的路面上艰难地蹬着三轮车。突然,车厢倾覆,满满一车的红小豆瞬间散落一地。“我蹲在地上收拾,手指冻得通红。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名堂!”
冯其永来自蛟河市老爷岭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察觉到市场上极少有卖杂粮的,便果断用木板支起柜台,做起了杂粮批发的生意。清晨四点,城市还在沉睡,他已出发进货;夜里九点,城市逐渐安静下来,他才收摊回家。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他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回首往事,冯其永感慨万千:“创业之初,困难重重。但每当想要放弃时,家人期待的眼神和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就会支撑着我坚持下去。”如今,冯其永已先后布局并拓展了绿色有机大米、杂粮及杂粮深加工、食用油、食用菌、长白山珍等六大系列近300个品种的业务,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逐步发展壮大。
三次被拒:开启品牌崛起之路
在从事杂粮批发的过程中,他将目光投向了人流量大、商品流动快的超市。
但进入超市并非易事。1999年寒冬,他联系某超市,希望能让自己的散装杂粮进场销售,却连续三次遭到拒绝。通过交流,他得知粮油等农产品进入商超,品牌优势至关重要。
找到症结所在,冯其永立刻带领团队连夜设计“老爷岭”商标。不久,烫金包装的“老爷岭”杂粮终于打入超市。“我们像嫁闺女似的把产品摆上货架。”回忆起首次进驻商超的场景,冯其永的眼中仍闪烁激动的光芒。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个以他家乡命名的品牌迎来了首月3000斤的销售佳绩。
此后,“老爷岭”品牌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老爷岭”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100多个城市,还在大润发、家乐福、欧亚、华润等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设立了专柜。同时,“老爷岭”品牌系列农产品先后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多项权威认证。如今,他的企业已在全国90%的省市建立起销售网络,年销售额近5亿元。
一户企业:引领千万家致富
冯其永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家乡的土地和乡亲们的支持。他积极投身于带动农民致富和助力农村发展的事业中。
2018年,冯其永和老爷岭农业集团以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的前鸭河村为试点,利用当地特色鲜明、物产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村企合作发展新路径。他们通过“树上灵芝鸡”养殖项目,使前鸭河村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年内实现了脱贫摘帽。
2020年,他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创建永祥合作社,带动5个乡镇打造优质水稻基地,水稻亩产从800斤跃至超千斤。这一年,他带领老爷岭农业集团探索创新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联合体。联合体整合了吉林地区109个脱贫村的名优产品,组建了吉林地区首家“消费扶贫馆”,随后又陆续开设了十多家。通过门店展销、物流整合、渠道营销等方式,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2024年,公司种植基地总面积已发展到3206公顷,带动农户5332户,增收3500万元。
如今,在新落成的全谷物研发中心,27万吨产能的健康食品基地即将投产,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也正在攻关主食深加工技术,老爷岭集团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冯其永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几年,我要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奋斗目标,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