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匡亚明:

革命与教育征途上的璀璨星辰

本报记者 王丹

5月长春,花开满树!走在长春市东中华路上,似乎有种穿越时间长河之感。

来到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展厅内匡亚明的铜身像在暖黄的灯光下愈发清晰,旁边陈列着他当年伏案的钢笔与笔记本,在泛黄的《孔子评传》手稿旁,是匡亚明任校长时写给师生的信笺,“以真才实学立身,以浩然正气处世”。

匡亚明作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校长。作为两校校长,他延揽名师,从严治校,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烽火淬炼 赤心照肝胆

1906年,匡亚明出生于江苏丹阳的一个村落。少年时期,匡亚明便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敏锐与热忱,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踏入苏州第一师范学校,开启了求知之旅。在这里,他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未来。

1924年,年仅18岁的匡亚明毅然投身革命的洪流。彼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匡亚明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在考入上海大学后,一边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边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革命的道路,一起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1927年,匡亚明领导指挥了宜兴农民秋收暴动,打响了江南秋收起义第一枪。此后,他辗转多地,坚持开展革命活动。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匡亚明先后四次被捕。1937年,在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下终于重获自由。

在艰难岁月里,匡亚明曾向友人讲述自己的理想:“将来革命胜利了,我志在振兴教育。”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匡亚明曾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该报现已成为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

1954年,匡亚明再一次向组织请求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955年5月,匡亚明出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的前身)党委第一书记兼校长。

杏坛深耕 桃李沐春风

匡亚明在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任职时都曾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有四种空气:一是强烈的政治空气;二是浓厚的学术空气;三是严肃的文明空气;四是活泼的文娱体育空气。”

匡亚明广纳贤才,凡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校事业发展的人,他都想方设法聘请来校或加以任用。为了聘请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到吉林大学任教,匡亚明亲赴北京,“三顾茅庐”。他不厌其烦地向于省吾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主张。最终,于省吾深为感动,欣然应聘,举家迁往长春。

此事很快被传为美谈,引发了连锁效应,一些名师大家相继应聘前来,吉林大学俊才云集。

在吉林大学,匡亚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有一天,匡亚明听到一位青年教师正在讲授哲学。他深入浅出地讲述哲学的魅力、理论的魅力,匡亚明听得津津有味。经了解,这位26岁的年轻讲师叫高清海,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出版了一本专著,显示出良好的学术天赋和能力。匡亚明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高清海为副教授。

高清海也不负众望,终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代大家,培养出孙正聿、孙利天、贺来等一批哲学名家,吉林大学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全国马哲研究领跑者。

匡亚明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在他的任期内,吉林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许多重要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匡亚明高瞻远瞩,为吉林大学积极争取用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1960年10月,吉林大学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始跻身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骨干行列。

1963年,匡亚明调至南京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在吉大和南大任职期间,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突破,师生都赞赏匡校长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文化薪传 暮年铸丰碑

在战争年代,匡亚明就思考过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82年,他辞去南大党委书记和校长职务以后,着手把这一萦绕在心40年的愿望付诸实践。

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匡亚明担任“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组织编纂《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在编纂丛书的过程中,匡亚明率先垂范,短短几年内撰写了三十余万字的《孔子评传》,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的“开篇之作”。这部丛书也被誉为世纪之交“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和科技界有两件堪称“双璧”的大事前后辉映:“835建言”与“863计划”。

1983年,匡亚明等四位大学名誉校长联署了一份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建议书,提出国家要投资一批重点大学的建议,即“八三五”建言,这也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先声。

如今,吉林大学建设了“匡亚明楼”缅怀老校长,南京大学成立“匡亚明学院”纪念老校长。匡亚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在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