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日来,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本报记者分赴全省各地,拜访十余名健在的老兵,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本报今起在“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下开设子专栏“寻访老兵足迹”,通过讲述老兵们的英雄故事,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凝聚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薪火永续传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6岁的抗战老兵任瑞连回首往昔,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要保卫家园,赶走侵略者!”1944年,正值国家危难之时,15岁的任瑞连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任瑞连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正值日本侵略者进行大扫荡。“我们被围困在山里,连长下令突围。几十个敌人堵在山头上,机枪子弹扫下来,擦着头皮飞。”任老逐渐提高音量,“俺们连的射手厉害啊,一个个趴在战壕里,‘砰’‘砰’几枪就把敌人机枪手、炮手打死了。”
后来,任瑞连被部队送去学习通讯技术,正式成为一名通讯兵。这个岗位看似远离前线,却承载着“几分钟不通话可能贻误战机”的重任。当时通讯条件差,单根线通话易受天气影响,他必须时刻守着电话机,每隔十几分钟试线。一旦发现断线,必须不分昼夜立刻出去查修。
一次,因突降暴雨导致树木砸断了驻地附近的电话线,任瑞连背着工具包冲进大雨中。“电线杆子滑得像条鱼,爬了3次才上去,刚捏住线头,就听见敌人的汽车声。”他蜷缩在杆顶,任由雨水灌进衣领,冻得牙齿打颤,直到确认线路接通,待敌人汽车声消失在山谷深处,才敢滑下杆来。低头看时,膝盖磕得血肉模糊,混着雨水的血水顺着裤管往下淌,他却顾不上疼,只想着“线通了就好”。
1949年的上海战役,成为任瑞连生命中刻骨铭心的记忆。当时,敌人凭借坚固工事和精良武器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着整个战场。任瑞连亲眼看见许多战友倒下,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从来没想过当逃兵,我恨不得一口上去咬住敌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人依然激动不已。在战斗中,任瑞连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右腿,造成贯通枪伤。尽管伤痛难忍,他依然顽强坚持战斗,直至完成任务。这次受伤导致他右腿运动中度障碍,身体落下残疾。但任瑞连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深知,为了国家和人民,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任瑞连感慨万千:“当了这么多年兵,我还没当够。”在部队里,他不仅学会了在残酷战争中生存,更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战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看着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任老心中充满欣慰。面对现在的幸福时光,他有许多话想对年轻人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位历经战火洗礼的老兵,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他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