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全省法院“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一体融合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抓实建强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法院铁军。全省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全面提升队伍执法办案能力为重点,全方位、多维度淬炼干警堪当重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党建引领 业务共融
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中
“这些年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更加注重法理情相融合,努力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力争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党支部谈心谈话中,多名老法官表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入、党建与审执工作结合得愈加紧密,自身对“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一开始的概念掌握,逐渐转化为结合具体司法实践的深刻领悟。
省法院以培育、打造、推广全省法院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典型案例为抓手,聚焦“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成果向审判质效、司法能力提升转化”“在司法审判中体现政治要求、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指导全省法院培育推广党建创新品牌案例、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共32项,连续3年开展全省法院党支部书记经验交流座谈会,集中交流推广这些创新做法、特色经验、实践成果。“周分享”“微课堂”等一系列创新教育实践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广大干警对讲政治的理解把握逐步具象化,在执法办案中考虑司法“三个效果”相统一的自觉主动性明显提升。
岗位练兵 精品砺剑
锤炼维护公平正义的“硬核本领”
“这次培训内容翔实、案例丰富、直击一线,指导性非常强,学习后收获满满、非常解渴。”参加巡回培训的张法官说。开展巡回培训是省法院落实各审判条线教育培训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省法院立足学以致用,瞄准审判执行工作最前沿,靶向赋能,积极培育研究型队伍、实战型团队的缩影。近年来,省法院持续开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队伍能力提升年”,实施业务工作“精品工程”,引领带动各级法院创新打造学习教育新载体、新模式。
“江城法官讲坛”是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筑牢基本知识、锤炼基本技能、提升基本素养为重点,创新打造的特色培训项目,通过搭建学习研讨平台、实践锻炼平台、争先竞技平台和合作交流平台,全覆盖实施强基赋能岗位大练兵活动,着力提升全市法官干警法律适用能力、庭审驾驭能力、诉讼调解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
“利用‘法答网’对精选问题的答复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与精细研磨,既统一了地区法律适用,又提升了法官的司法能力。”这是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解决地区案件审理工作难点堵点问题的创新举措,通过发动全市法院业务部门对法律问题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定期组织审判委员会委员对法律问题进行专题审议,形成“精品问答”专题纪要供法官干警学习参考,有效提升了法官干警的法律研究和实践运用能力。
文化浸润 科学管理
“软环境”与“硬指标”双轮驱动下的活力激发
在干警能力素质培育体系中,文化建设为厚重政治忠诚底色、精进司法专业素质、秉持职业道德操守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而科学精准的考评工作将抽象的能力素质要求转化为明确具体的行动目标。
“通过真实事迹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打动人,让英模文化成为凝聚法院力量、培育司法精神、创新司法理念的源泉。”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从“选、学、颂、践”四个维度,着力打造具有法院特点的英模文化品牌,在选树先进典型上坚持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办案法官倾斜,突出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等关键问题。
围绕“知敬畏、存善念、守良知、护公正”的建设理念,辽源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培育“新时代司法良知”文化,通过搭建“新时代司法良知”文化角,举办专题分享会、读书班等活动,积极传播弘扬司法正能量,持续强化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引领干警自觉公正司法、提升司法效率。
坚持“考在平时、用在平时”,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一定二晒三评四考”的工作流程为主框架,形成年初定目标、定期晒业绩、综合评表现、立体考指标的工作程序,分层分类确定目标任务、亮工作进度、评工作成效、组织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硬性条件,实现平时考核向各类考核比照延伸、推广复制,全力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