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问道吉线G331

331国道旁的抗日烽火

王宜田

近年来,因对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感兴趣,我经常到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踏查、调研,感受当年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等人的领导下,在白山松水之间坚持抗战的壮举。

以往踏查都是直奔具体的战绩地或密营遗址。那时,我们走高速、转省道、下县道,进入村道和林区小道,从来没有沿331国道吉林段对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遗址、遗迹做过综合调研。2024年底2025年春,吉林日报社组织“揽胜·探微 问道吉线G331”专题探寻活动,我有幸参加,第一次以国道为地域背景,对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历史遗址遗迹进行踏查。

现在,331国道是旅游黄金线。鸭绿江、图们江沿岸、长白山天池脚下,一年四季风光无限,自驾旅游的车流,有如两江之水,长年不息。可是,当代人很少有人知道331国道沿线曾是抗联的战场,有众多的抗联指战员、东北义勇军将士和东北民众长眠在国道沿线……

考察组由南向北,沿鸭绿江边行驶,首先进入集安市,即当年的辑安县,再北上临江市、长白县,绕过长白山天池脚下,进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辖的池南区、池西区和池北区;出池北区,进入抚松、安图两县,从安图进入和龙市,然后沿图们江继续北上,经龙井、图们两市,进入珲春市;经密江、哈达门、杨泡、马滴达、春化等乡镇,结束了331国道的吉林之旅。

现实的背后是历史,历史的背后还有不曾记载的故事。331国道两侧,密布中共南满特委、省委和东满特委、省委创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东北抗联一军、二军的战场遗址,更有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和抗联英雄的牺牲地。英雄的墓碑和遗址记事碑静静地伫立在山谷间,记录下昔日的峥嵘岁月。郁郁葱葱的山林,似乎萦绕着烈士的英魂;长白山主峰的皑皑白雪,昭示着人间正义。

331国道集安段,曾是东北抗联一军的游击区和根据地。早在1935年,杨靖宇就率领军部直属部队在集安境内打游击,然后又转战通化、桓仁、宽甸、本溪、新宾等地。1938年初,杨靖宇率部回师集安,建立以复兴村五道沟为中心的老岭抗日游击根据地。331国道经过的榆林镇,与五道沟只有30多华里的距离。杨靖宇把总司令部设在庙沟门,在这里召开中共南满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高级干部会议(即“两次老岭会议”),筹划第三次西征,指挥了袭击日伪老岭隧道工程,歼灭伪军索旅等战斗;成立少年铁血队,吸收日本工人福间一夫参加抗联。在东北抗战进入极端艰苦斗争之际,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杨靖宇将军的指挥下,在331国道附近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1938年7月,一军三师参谋长杨俊恒率部队袭击331国道边上的大碑街(今大碑街村)伪警察署,缴获大量物资,准备发动第三次西征,给日伪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

331国道临江段,曾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第三团、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和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师的游击区。1934年6月22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第三团200余人,攻占临江六道沟,打死打伤伪警察各5人,焚毁伪警察营房。

1936年下半年,东北抗联一军二师师长兼政委曹国安与二军四师、六师紧密配合,在临江、长白等地开展游击战,使日伪军寝食不安。12月8日,二师指战员穿上群众送来的白大衣,在长白县十三道沟口设伏,将尾随的伪靖安军“讨伐队”击溃,击毙敌人数十名。曹国安料定敌人还会前来报复,便与二军四师、六师一部在临江七道沟大甩湾处设伏。2月21日,敌人果然前来,但狡猾的敌人只派少量兵力在前探路,大部人马却在沟外停住,并分派兵力从后面包抄,双方僵持到天黑以后,敌人从背后袭击,曹国安背部中弹,不幸牺牲。现在曹国安的墓碑就矗立在国道边上……

331国道长白段,曾是东北抗联二军六师的游击区。1937年2月,中共长白县委在十七道沟成立,书记权永碧,下设4个支部、10个党小组。同年6月,在中共长白县委配合下,抗联六师精选150人组成远征队,从二十三道沟渡过鸭绿江,袭击日军占领下的朝鲜普天堡,给驻朝日军以极大的震惊。6月23日,抗联六师在长白县十三道沟间三峰设伏,给前来报复的驻朝鲜日军第十九师团第七十四联队以毁灭性打击。

331国道由长白县沿鸭绿江上游进入长白山管委会所辖的池南区。东北抗战期间,这里属于抚松县地界。1936年3月,东北抗联二军开辟南满游击区,抚松、长白、临江三县成为二军南满游击区的中心地区,抚松则是中心的中心。二军曾在东岗、杨木顶子召开会议,划分各师游击区,制定作战方针,扩编部队、扩大巩固统一战线,分建密营。二军四师、六师与一军二师密切配合,既分区游击,又联合作战,出没于331国道两侧的长白山密林,向日伪军发动进攻。

近年来,在331国道经过的池南区漫江镇老黑河林区,发现抗联二军密营遗址和日本关东军留下的掠夺我国森林资源罪证遗址。抗联二军分布在抚松的其他遗址,还有东岗、杨木顶子、西岗、北岗等。其中,抗联二军六师修建的转头山密营东距老黑河仅4.3公里,但在行政区划上却属于临江市桦树镇西小山村转阳山屯。由此可见,老黑河不是老黑河本身,而是包括抚松、临江、长白、桦甸、安图、敦化等县(市)在内的老黑河区域;老黑河区域是东北抗联二军在南满开辟的第一块游击区,极具研究价值。

在331国道经过的大碱厂村,抗联二军建有密营。大碱厂密营属于密营群,包括大碱厂河东、西两侧和碱厂村东、西、北面,东起东土顶子,西至麦顶子,南从碱厂村,西北到西土顶子,由若干个地窨子组成,方圆达5平方公里,1936年春,由东北抗联二军六师十团后勤处修建。密营设有修械所、医疗所、被服厂、粮仓等。地窨子之间相隔三五里不等。1936年4月,抗联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在由敦化大蒲柴河向抚松进军途中,遭日伪军袭击,腿部负伤,战士们把他护送到东土顶子密营养伤。同年8月9日,密营遭伪军李道善“神选队”袭击,李学忠临危不惧,指挥战士们顽强反击,终因寡不敌众,李学忠英勇牺牲;到10月,密营全部被破坏。现在大碱厂建有李学忠墓,设文物保护标志牌,供后人凭吊。

331国道经过大碱厂,进入二道白河镇,镇外不远处就是奶头山抗日根据地,当年属于安图县管辖。1935年10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率领军部、二团和车厂子军民撤至安图县奶头山,这是东满的最后一块根据地。在奶头山,二军成立了农民委员会和妇女会。同年11月,在军长王德泰的指挥下,粉碎了日伪军800余人的进攻,取得了奶头山保卫战的胜利。1936年2月21日,日伪军再次对奶头山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团在给进攻之敌以沉重打击后,主动撤离奶头山,东满最后一块根据地丧失。现在,奶头山留有王德泰等历史遗迹。

331国道经过奶头山,沿长白山天池脚下进入和龙境内。国道附近的药水洞、渔浪村,都曾是抗日根据地和战场。沿渔浪村向西,则是蘑菇岭、车厂子根据地,最后是奶头山根据地。虽然离国道渐行渐远,但是,却准确地反映出东满抗日军民斗争环境日渐艰苦的真实历史。

离开和龙,国道进入龙井市。当年,这里归延吉、和龙两县(市)管辖。331国道左侧的开山屯镇,曾是和龙游击队的前身开山屯赤卫队的诞生地。1932年6月23日,赤卫队袭击船口公安局分驻所,缴获步枪7支。7月,又袭击白龙坪海关(今图们市白龙村),夺得手枪多支,成立了手枪队。

走过龙井,进入图们市,这里当年曾是汪清县五区地界。1932年11月,中共汪清县委和汪清反日游击队创建嘎呀河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中心在今汪清县东光镇三道沟村泗水屯,包括现在图们市石砚、凉水两镇的一些村屯都是根据地。1932年秋至1933年春,嘎呀河根据地军民在汪清游击大队大队长梁成龙的指挥下,打退了日伪军5次“讨伐”。在被敌人烧光的废墟上又盖起了房子。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在冰天雪地中,4次重建房屋,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离开嘎呀河,331国道进入珲春,经过密江乡、英安镇、珲春市区、哈达门乡、马滴达乡和杨泡满族乡。这些乡镇曾是中共珲春县委所在地和珲春反日游击队的诞生地。密江乡一带历史上被称为“钢区”,杨泡乡一带当年称为“烟区”。1932年3月,在中共珲春县委领导下,突击队在烟筒砬子西沟成立,队长姜一武,共有队员20人。6月,改编为珲春县岭南游击队,共有队员30余人。8月上旬,日伪军“讨伐队”进攻烟筒砬子,姜一武指挥岭南游击队英勇战斗,歼敌10余人,取得第一次反“讨伐”战斗的胜利。

1933年夏至1934年7月,中共珲春县委曾建立了烟筒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面积达1000余平方公里,成立了烟筒砬子苏维埃政府。1932年冬,烟筒砬子根据地的人口最多时达到3000余人。

众多的抗日英雄战斗在烟筒砬子根据地。白泉泰,山东人,1903年出生,5岁时父母双亡,被北平(今北京)香山慈幼院收养,接受教育。1928年夏,白泉泰受党派遣到珲春县立第一小学任语文教师,以教师为职业掩护,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的组织。九一八事变后,他遵照党的指示,创建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军队。1932年11月,白泉泰任珲春反日游击队第一大队政委,全队六七十人,活动在烟筒砬子山区。1933年5月,白泉泰和大队长王增权率队袭击春化伪自卫团部,打死打伤敌人十余人,游击队无一人伤亡,缴获几十支枪和生活物资。同年夏,白泉泰任珲春游击总队政委,他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亲自做“山林队”的工作,后来成为东北抗联著名将领的侯国忠就是在他的动员、教育、感召下,加入了珲春游击总队。1934年1月,大雪封山,一支“山林队”陷入困境。为解救他们,白泉泰和王增权亲自前往迎接,当他们走到马滴达西北沟密营时,遭到日本“讨伐队”的袭击,白泉泰不幸身中数弹,喷涌出的鲜血,在雪地中很快结成冰。当他被找到时,已经伤冻而逝,牺牲在331国道旁。

侯国忠原在东北军当兵,九一八事变后,随王玉振抗日,1932年10月,王玉振投降后,忠贞爱国的侯国忠决定继续抗日,报号“四季好”。在白泉泰的教育争取下,1933年10月,侯国忠来到烟筒砬子南沟参观根据地,他被党的抗日主张和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气势所吸引,决定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珲春反日游击队。1934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后,侯国忠先后担任第四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39年7月,侯国忠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侯国忠在安图大沙河连环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东北抗联二军四团缝纫队队长、著名的抗日女英雄安顺花,也工作战斗在这里,她可爱的女儿就出生在烟筒砬子根据地。1935年,年仅3岁的女儿因饥饿和疾病离开了人世,安顺花强忍悲痛,继续战斗。

1933年秋,珲春县游击队第二大队在春化大六道沟南团山上,伏击日军从春化开往马滴达的两辆日本关东军的军车,此次战斗共击毙13名日军,缴获步枪13支、手枪2支和40多袋白面。

1934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四团三连,在珲春梨树沟与伪军交战,打死打伤敌人4名,缴获运输车12辆。

绵延数百公里的331国道有数不清的抗联故事。331国道又迎来旅游黄金季节,满目翠绿,漫山鲜花,挺拔的红松林,嫩绿的山野菜,清澈的鸭绿江、图们江水,戏水的绿头鸭,朝鲜族的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我相信,在游览之余,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不会忘记战争的硝烟,不会忘记民族的苦难,更不会忘记曾经浴血奋战的东北抗联……

(本文党史顾问: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孙太志)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