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一汽弗迪引领核心技术“北上”

本报记者 华泰来

7月6日,记者走进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科技感扑面而来,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块块凝聚着精密科技的动力电池在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下诞生。这里是目前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生产线上,一排排车用电池通过输送带缓慢移动。“这些‘刀片电池’因壁薄纤长、形如刀片而得名。”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贾增博介绍说。一汽弗迪采用比亚迪先进的刀片电池技术,拥有600多项专利,结合无模组高集成度的设计方案,具有高安全、长续航和长寿命的优势,体积利用率提升20%以上,电池包的充换电一体设计实现快速充换电补能。

据了解,一汽弗迪正在生产的产品,用于一汽红旗EH7车型。该电池采用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平衡了动力电池安全、高续航和长寿命三大难点。电池最大可承受力445千牛,相当于45吨卡车重量;电池总电量为75千瓦时,常温快充时间小于25分钟。

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由中国一汽与比亚迪共同打造,总投资180亿元,按三期45吉瓦时产能规划,每期建设15吉瓦时,一期已于2024年2月投产。该项目三期全部投产后,可为近60万辆汽车配套刀片电池,预计年产值达200亿元。项目距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工厂均不足5公里,三者形成了同轴布局、近点协同的产业布局,构成了吉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黄金三角”区域,对推动吉林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力推动作用。

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长春市汽开区相关部门多次赴项目工地组织现场办公会,召开政企相关协调会百余次,实地解决企业问题。在开工、暖封闭、设备安装调试等关键节点,实行每日调度,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及问题解决进度,帮助企业顺利推进解决水、电、热、排污、道路等事项。

这种“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成为一汽弗迪轻装上阵的底气。贾增博说:“从土方工程到量产交付,每一个节点都感受到地方政府的担当,这是企业加速奔跑的‘隐形引擎’。”

贾增博告诉记者,2025年一汽弗迪干劲十足,锚定三大发展方向:

——在市场拓展上,一汽弗迪将围绕“乘商并举、多元布局”的战略方针,重点突破多项业务领域,构建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力。

——在工程技术能力提升上,将满足客户需求与兼顾降本相结合,推动产品开发标准化、前置化;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引入先进工艺技术,提升过程开发能力,并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实现绿色转型。

——在生产管理上,将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建立技能手册,提升设备可动率,深挖质量潜能,打造价值创造新引擎。

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被称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处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一汽弗迪用令人惊叹速度实现了从立项到量产,打破了动力电池产业“不入山海关”的格局,引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投资与技术“北上”,填补了吉林乃至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