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常破“心中贼”

陈敬乐

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思是说,想要打败山里的贼寇比较容易,而要打败“心中贼”则是非常困难的。“山中贼”是有形的,双方对垒、阵线分明,只要己方兵力足够强大,消灭敌人是没问题的;“心中贼”之所以难破,在于其在暗处,何时滋生蔓延,除了自己,他人不易知晓,也难以监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人非圣贤,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有“心中贼”。所谓“心中贼”就是指心灵深处的私心杂念、贪婪的欲望、扭曲的心理等。心中有“贼”、形迹可疑,内有妄思、外有妄动。事实证明,倘心中有“贼”,则容易灵魂被“俘”、思想被“腐”、气节被“劫”、情怀被“盗”;倘“贼心”不死,轻则浑浑噩噩、不思进取,重则自毁前程、害人害己。因此,破除“心中贼”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铸牢思想之魂。

破“心中贼”,要摒弃私心、常怀公心。私欲如燎原之火,稍有放纵便可能“焚毁”为民根基。“不私,而天下自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焦裕禄在兰考治沙时,坚持“坐在破椅子上也能干革命”,将救济粮全部分给群众;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把价值数亿元的林场无偿捐给国家。他们的选择印证了“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的境界。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常破“心中贼”,就要做到天下为公、“我将无我”,去私寡欲、淡泊名利。要做到少一点个人欲望,多一份超然洒脱;少一点私心杂念,多一份大公大我,端正价值追求,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破“心中贼”,要常扫思想之“尘”。每个人的思想都可能受到外界“灰尘”的污染,党员干部也不例外。因此,要经常打扫自己思想上的“灰尘”,否则容易被“污染物”蒙蔽了初心。应当保持警觉,经常注意自省“捉贼”,勤掸“思想尘”,及时进行思想“大扫除”。内心干净、透亮,“贼”便无立足之地。破除“心中贼”,就要经常打扫思想灰尘,不断学思践悟百年党史,从中汲取营养,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滋养自我,淬炼灵魂,砥砺初心,像毛泽东同志号召的那样,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破“心中贼”,要常补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坚定,我们就能经得住考验,就能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关键时刻就会“心中贼”丛生。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好信仰追求之舵。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滋养品德、纯粹灵魂,分清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让那些歪点子、坏办法和馊主意没有藏身之地,在千锤百炼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保持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以高尚的道德引领社会风尚。

破“心中贼”,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欲事立,须是心立。”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对党员干部而言,思想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松一尺。常破“心中贼”,就要不给“心中贼”一丝一毫机会,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坚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守住内心,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努力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