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老兵陈茂芳:

在枪林弹雨中构筑起生命防线

本报记者 王艺博 实习生 周然

“秦小琳、唐晓云、高秀芳……我们曾一起抢救伤员,直到现在我还想念她们。”提到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老兵陈茂芳的眼角湿润了,声音也哽咽了。陈老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获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

1929年12月,陈茂芳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贫苦家庭。母亲给地主家做饭,父亲做短工,年幼的她不得不在地主家当童工拉磨。“那时家里穷,经常饿肚子。”陈茂芳回忆说。自幼艰难困苦的生活并没有击垮这个倔强的女孩,反而塑造了她坚韧的性格,也在其幼小的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45年1月,陈茂芳加入山东省沂水县十四区妇救会村民抗日自卫队,参与地下工作。“看到日军的暴行,我心中满是愤怒,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出去,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提及抗日初衷,陈茂芳语气坚定。不久后,陈茂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山东鲁中军区卫生部接受两个月战地救护培训。自此,战场上多了一个背着急救包、抬着担架抢救伤员的年轻卫生员。

1950年11月,陈茂芳跟随部队赴朝参战。在极端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后勤补给线屡遭敌军破坏,医疗物资与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当时我们就吃些野菜粗面果腹,行军途中也没有睡觉的地方。”陈茂芳回忆道。好不容易运来些医疗物资,又时常被敌人炸毁。部队就从国内运来原材料,在战地医院自行调配盐水和葡萄糖水,医生和护士自愿参与临床试验,测试药品的不良反应。在生死考验面前,陈茂芳总是率先挺身而出:“我是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在陈茂芳的带动下,医护人员纷纷请缨,以自身为试验载体,为挽救伤员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在朝鲜战场上,陈茂芳和她的战友一次次躲过枪林弹雨,冒着被敌人空袭和炮击的危险拯救伤员的生命。“保家卫国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我从来没有害怕过,一心想着抢救伤员。”时至今日,陈茂芳谈及那段峥嵘岁月,语气依然坚定。在一场战斗中,陈茂芳和班长正在给伤员包扎上药,敌人的飞机又飞了过来,她们坚持包扎完战士再撤退。就在这时,一颗炮弹落在屋顶,班长壮烈牺牲,陈茂芳被掩埋在炸塌的小木屋废墟中,在战友的全力抢救下才捡回了一条命。“战斗中,不少战友就这样牺牲在身边,好多是年轻的生命,光我们排就牺牲了3人。”想到牺牲的战友,陈茂芳心痛不已。

还有一次,陈茂芳和战友们在防空洞里开会时被敌人发现。敌机随即投掷了炸弹,洞口瞬间被掩埋。“在严重缺氧的环境里,我们相互鼓励着、支撑着。”几个小时后,工兵部队终于将他们救出。“在朝鲜那会儿,天天都有危险,今晚躺下,明天能不能起来,谁都不知道。我们都没有想到能活着回国。当部队回国的火车驶过鸭绿江大桥时,看见祖国的那一刻,大家紧紧抱在一起。”谈及朝鲜战场的日子,陈茂芳声音哽咽。

战争硝烟散去后,陈茂芳依旧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积极调解邻里纠纷;带领群众发展副业,开辟增收新渠道。如今,96岁高龄的陈老依旧保持着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她常常教育子女:“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不再受欺负了。你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敬仰先烈,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