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李红光:

青山埋忠骨 热血照千秋

本报记者 刘巍

磐石市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发祥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涌现出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抗日英雄,李红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红光1910年出生于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丹参洞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因不堪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1925年随父母迁至吉林省磐石县,1926年定居于伊通县溜沙嘴子屯。1927年,他加入农民同盟,投入反日活动。1930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1年春,李红光被选为中共伊通特支组织委员,4月又被选为中共磐石县委委员。1932年初,磐石中心县委响应党中央与满洲省委关于武装抗日的号召,以李红光领导的赤卫队和县委打狗队为基础,组成了磐石赤色游击队,李红光任队长。同年4月,在磐石军民反日高潮中,中共满洲省委先后派张振国和杨林到磐石帮助创建工农抗日武装和指导工作。杨林等到磐石后,协助李红光领导了“四·三”“五·一”“五·七”蛤蟆河子农民大暴动。

1932年11月末,中共满洲省委代表杨靖宇来到义勇军驻地。他经过全面了解和分析形势后,召开相关会议,及时整顿队伍,将义勇军带回党和群众组织基础较好的磐石县。按满洲省委的指示,把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1933年1月,杨靖宇任游击队政委后,将游击队编为3个大队1个教导队,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7月,在桦甸八道河子召开各抗日军头领会议,成立“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李红光当选参谋长。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正式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师参谋长。独立师的成立,标志着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独立师在杨靖宇、李红光的指挥下,乘胜连续攻克了大荒沟、凉水河子等据点。

1935年5月,李红光奉命率部以柳河、兴京、清源为活动中心,向宽甸、本溪发展。5月11日,当部队行经至兴京城东老爷岭时,突然与200多名日本守备队和伪警察相遇。双方展开激战,战斗从16时一直打到天黑。李红光在一个小山岗上指挥战斗。在他举起望远镜,寻找消灭敌人机枪火力点的有利地形时,一串机枪子弹打进了他的右胸,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衣。由于伤势太重,抢救无效,第二天不幸牺牲,终年25岁。

为了纪念李红光将军,1987年经过申请,磐石朝鲜族中学改名为红光中学,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磐石市将李红光纪念馆设置在校园内。

“红光中学始终把爱国情怀贯穿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红光中学校长金日东介绍,红光中学多年来一直将李红光革命英烈事迹作为学生的教学内容,先后出版了《铁血忠魂——李红光和他的战友们》一书的朝语、汉语两种版本,以抗战精神制定了学校的“三风一训”。“三风”即为师生营造红色育人环境的校风,为教师探索红色育人规律的教风,为学生走红色成长道路的学风,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成人、师生实践做人的办学理念。同时,把“三风一训”写进该校自编红色歌曲《抗日英雄李红光》中,在学校广泛传唱。“我希望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勇于付出、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优良革命传统,激励大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红光中学高一2班学生、讲解员王浩宇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