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丹)日前,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云天化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合作与成果转让签约仪式举行。吉林农业大学将“吉农大2066”“吉农大2077”两个优良玉米新品种转让给吉林云天化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转让金额共计100万元;同时,双方就玉米新品种联合研发签订技术开发协议,项目合作期5年,研究开发费用总额1000万元。
此次合作,创新性地约定对合作研发的玉米品种转让实施销售提成奖励机制,将科研团队的收益与品种市场表现直接挂钩,既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又保障了企业推广的动力,使科研成果转化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共赢”,为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坚实的机制保障。
据了解,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云天化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从2013年开展技术合作以来,吉林农业大学向吉林云天化公司陆续转让“吉农大2020”“吉农大2126”“吉农大2088”等玉米新品种5个,交易金额240万元。指导吉林云天化种业培育出“天育108”“天育819”等玉米新品种30余个,其中“天育108”在2025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2023年,学校农学院副研究员李继竹以“科创专员”身份入驻吉林云天化种业,指导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公司新品种研发效率。此外,双方在种业研发、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服务、“科技小院”建设、盐碱地改良等领域实现全方位合作,探索建立订单班和现代产业学院,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农业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的新样板。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与企业产业、市场优势,秉持“小切口”破题、“大纵深”拓局理念,构建以“技术深耕、成果速转、产业跃迁”为核心的协同发展体系。从种质资源创制到新品种培育,从成果转化推广到人才梯队建设,从区域种植优化到国家粮食安全支撑,通过技术共研、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共同谱写种业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