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长春,骄阳似火。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一场聚焦民事检察业务综合能力的竞技比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45名来自全省各地区的办案精英汇聚一堂,在初赛笔试、文书制作与复赛汇报答辩的层层考验中,15名参赛选手突出重围,分别获得“吉林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标兵”“吉林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能手”称号。
厚积薄发,案卷鏖战展专业功底。首日擂鼓催征,初赛烽烟骤起。科目一政治理论与民事检察综合业务知识笔试,通过单选、多选、简答、资料分析、案例分析五大题型,全面考察选手对政治理论及法律适用的综合掌握能力。
紧接着的科目二采用机考模式。选手们需在5小时内深度剖析一起复杂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在大量案卷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争议焦点,形成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审查报告并为下一环节案件汇报制作PPT。
抽丝剥茧,思辨交锋显应变智慧。次日战鼓再响,综合成绩前20名的选手抽签进入案件汇报与答辩环节。选手们围绕初赛审查完成的监督案件从案件基本情况、争议焦点及监督意见等方面进行限时汇报,评委们就汇报情况现场提问。
“保证金质押作为动产质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典型性担保,那么民法典中还规定了哪些非典型性担保?“本案是否符合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条件?如果制发,请陈述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要点。”问答之间,评委们对选手的语言表达、案例汇报、答辩表现等多方面素能进行考核评定,案例中所蕴含的法理、情理也越阐越明,越辩越清。
荣誉时刻,砥砺前行绘检察新篇。“这次竞赛不仅给了我现场观摩各位优秀选手汇报风采的机会,也丰富了自己的民事法律知识体系,提高了检察办案业务能力。我将把此次竞赛的收获运用到日常工作办案中,实现从竞赛标兵到实践标兵的转变。”本次竞赛总成绩第一名,吉林市检察院的业务标兵卢识宇分享了参赛体会。
来自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的“95后”张宝文荣获业务能手称号。她表示,很荣幸与各位民事检察同仁切磋学习,将把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竞赛充分展示了我省民事检察队伍的风采,也为后续全国赛储备了优秀人才。下步工作中,全省民事检察部门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不断提升办案素能,强化有效监督,推动民事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省检察院民事检察部主任刘宏宇说。
“希望获奖人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坚持干字当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工作。”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任刚勉励大家。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这场业务竞技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全面考核,更是对为民初心的深刻检验。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把赛场上的专业比拼转化为工作中的实干担当,将竞赛中积累的经验做法运用到日常监督办案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