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沃野飘香。
在白山市,一枚枚晶莹剔透、清香扑鼻的蓝莓挂满枝头。这些鲜果被轻轻摘下,送进冷藏车,运往全国各地的“果粉”手中。
白山市是国内最早引进蓝莓试种的地区,现已跻身全国蓝莓五大优势产区。由于种植环境优越,白山蓝莓以“果味足、口感好”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生于“寒地”
成就“白山蓝莓”品牌
在长白山区,野生蓝莓俗称高山越橘,《白山市志》与《抚松县志》均有记载。这种浆果不仅受到当地群众喜爱,抗联战士也曾用它解渴充饥、染布制衣。
野生蓝莓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严苛,且收获期非常集中、果品不易保存,引进蓝莓改良品种成为必由之路。
多年来,抚松县对蓝莓进行了品种改良推广,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蓝莓之乡”。以乡镇为试点,靖宇县、临江市、浑江区也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效应,白山市的蓝莓种植得以迅猛发展。据白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馨文介绍,目前,白山市蓝莓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全省占比60%。
山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壤偏酸性、空气湿度佳,加上火山岩、矿泉水、纯净光、中华蜂等要素,这些为白山蓝莓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017年,白山市蓝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制定了《绿色食品吉林长白山寒地蓝莓生产技术规程》《吉林长白山寒地蓝莓贮存技术规程》等11项寒地蓝莓团体标准,全面完成了寒地蓝莓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为蓝莓育苗、建园、种植、修剪、田间施肥、虫害防治、贮存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花海拥长白,果枝连林海。如今,蓝莓基地广泛分布在白山市各个乡镇。靖宇县成为蓝莓的主产区之一,三道湖镇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吉林省三道湖蓝莓小城镇”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抚松蓝莓被评为吉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还创建了省级(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0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对“白山蓝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定位“晚熟”
构建“两品一标”体系
白山蓝莓是国内蓝莓最晚熟的地区,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成熟,天然避免了雨季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造就了果肉饱满、口感酸甜的鲜明特点。
科技赋能,新品迭出。在吉林农业大学李亚东和吴林教授的指导下,白山蓝莓品种达到20多个,北陆、蓝金、蓝丰、北蓝、奇博瓦、瑞卡、爱国者、杜克、博尼等各有千秋,或果粉细腻,或回味绵长,或耐于储存。
靖宇县与吉林农业大学成立蓝莓科技小院,通过20多年育种选种,培育出第二代蓝莓品种“普蓝博尼”“采莓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市场对大果、甜度高、耐贮运、丰产的需求,目前已实现产业化种植。
抚松县新屯子镇引进金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农户”的带动引领模式,租用南岗村农户土地600亩建设了高标准蓝莓产业园,鲜果远销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
统一标准施良法,强化合作育英才。靖宇县通过“庭院蓝莓”加强关键技术配套研究集成,利用庭院和非基本农田,采用盆栽技术种植蓝莓,解决农户栽培基质配制、品种选择、肥料供给、修剪、越冬防护等关键技术,并承担了省级蓝莓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等高校与靖宇县建立合作关系,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社会实践、研发和创新等多个试验基地,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引领作用。
目前,授权使用“白山蓝莓”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企业达到6家,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蓝莓果品和蓝莓果汁于2019年获得有机认证。浑江区华裕浆果种植繁育专业合作社等6家企业已注册国家追溯平台。“靖宇蓝莓”成功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纳入企业4家。
聚焦“延链”
做强“浆果之王”产业
蓝莓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让白山尝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的“甜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白山市以蓝莓种植为基础,“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靖宇县蓝莓产业从最初的300亩发展到如今的2.9万亩种植规模,预计鲜果产量达1.12万吨,带动2000多户农户、近万人参与产业链发展,农村人均蓝莓产业年收入超6000元。
为推动蓝莓全产业链布局,靖宇县三道湖镇“接力”抓蓝莓产业,吸引11户蓝莓深加工企业落户,构建了“鲜果+冻果+深加工”三级体系,连续举办4届“长白山蓝莓节”,形成了以1.7万亩蓝莓基地的一产种植,吉林森工森林食品、东源饮品为代表的二产加工,以润泰农林为代表的仓储销售服务,以爱仁小镇、蓝莓山庄为代表的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种植、加工、休闲采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蓝莓产业经济效益。
在抚松县,吉林省自然蓝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打“自然蓝”区域公用品牌,力推“天然花青素”标识。该公司与省农科院和吉林农学院加强合作,集蓝莓鲜果、冻果、深加工、冷冻储藏及销售于一体,拥有基地1.5万亩,年收购鲜果500吨,带动农户100余户,产品已顺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逐步形成了强大的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
目前,白山市已有蓝莓生产深加工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核心生产基地6处,总面积1.5万亩,1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有30家。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示范基地,辐射3个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蓝莓产品有白酒、饮料、果干和保健品四大系列18个品种,“林源春”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长白山高山蓝莓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长白山蓝莓酒、长白山蓝莓干红酒获得“吉林名牌”和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
“更新蓝莓品种,发展设施农业,成立交易市场,拉长产业链条,这是未来的努力方向。”白山市蓝莓协会名誉会长李延昌有着更深层的思考,“我们要充分发挥蓝莓富含青花素的特点,立足护眼保肝、皮肤保养等功效,做好保健品、提取入药等大文章。”
(本栏图片均由本报记者任胜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