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铭 孙鑫)今年以来,通化县委社会工作部采取务实举措,打出基层减负“组合拳”,通过“摘牌行动”“减证松绑”“数字赋能”等举措,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摘牌行动”让基层呈现新气象。针对社区门口、室内悬挂各式各样“室”“所”“站”“中心”“之家”“协会”等牌子,通化县委社会工作部采取“调研先行+标准引领”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专项调研、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等方式,明确“挂什么牌子”“挂在哪”“功能室怎么整合”等标准,拟定规范村级组织机构牌子和图版的通知。推动相关部门主动认领、清理牌子,集约资源实现“一室多用”。随着“摘牌行动”的开展,已清理村、社区外部挂牌436块、内部挂牌942块,整合机制类牌子229块,清理被独立挂牌占用的功能场所72个。村级组织机制牌子和图版简约规范、明晰实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减证松绑”让基层释放新活力。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深入推进清单方式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按要求认真开展统计梳理,严格落实省级指导目录取消清单和《不应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内的证明事项及其他证明事项,尤其是村级组织没有能力核实的证明事项共162项,保留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1个。梳理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要求村、社区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共36项,目录以外有关部门仍要求村、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60项。结合实际,对于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村级组织没有能力核实的证明事项,适时分批按规定程序予以取消。“减证”使基层干部得到“解放”和“松绑”,便于干部集中精力做好带领发展、推进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
“数字赋能”让基层治理高效能。聚焦精简村级组织表格数据填报,积极推行基层数据“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结合实际整合信息平台,规范统一数据填报渠道,不仅优化数据收集与处理流程,而且实现数据“一次采集、随时查阅、多方共享”。同时,数字赋能推动服务智能化,社区将网格化治理融入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线上处理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实现事务处理精准化、物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