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长春

“百亿”跃升的含金量

—长春上半年经济观察之县域经济发展

榆树市棚膜经济以蔬菜种植为主导,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台贡米”备受消费者青睐。

德惠稻渔种养产业成为富民的“绿色引擎”。

双阳汽车轻量化产业园内,铝铸锻自动化生产线。

农安县建设的太平池旅游度假区正成为市民旅游好去处。

2024年,长春县域经济总量从1618.9亿元增长至1840亿元,实现百亿跃升。

2025年上半年,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4.4亿元,同比增长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仅半年时间,长春县域经济再次交出优异答卷,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长春6个县(市)区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的担当与作为,更是其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写照。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

基于此,2024年,长春召开县域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在政策红利的带动下,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等核心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活力。

以往成绩卓然,今年前景可期。

今年上半年,长春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稳增量、挖潜力,全力推动县域“跑出加速度”。

看支撑: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柱

长春县域经济实现增长破百亿的成绩,持续做强主导产业是关键路径之一。

年初以来,长春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摆在突出位置,锚定千亿级发展目标,加快推动梅花鹿、肉牛、肉鸡、生猪、玉米加工、优质大米等七大优势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实现434.8亿元,同比增长6.1%,比全市平均水平(2.0%)高4.1个百分点。

提起长春双阳区梅花鹿产业,可谓是家喻户晓,今年双阳区产业发展再添亮点。汽车轻量化产业作为全区主导产业之一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从项目审批的一站式办理,到国家扶持政策的精准落地,再到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建设等,双阳区政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上半年,汽车轻量化产业规上产值实现20.7亿元,同比增长29.4%,分别比全市和县域高27.4和28个百分点。

观察长春县域经济发展路线图不难发现,“王牌产业”壮大的同时,长春6个县(市)区又发掘培育医药康养、新能源、循环经济等新产业,努力实现“两条腿走路”,甚至是“多条腿走路”。通过集聚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培育有引领性、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产业支撑,项目为王,也是长春壮大县域经济的不二法门。今年全市县域计划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71个,其中新建项目265个、比2024年增加42个。总投资101亿元的德惠大唐二热“退城进郊”项目、总投资57.8亿元的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农安增量配电网项目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建设。

产业依靠肥沃的土壤孕育。今年,榆树市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服务为本”理念,聚焦区域优势产业,采取专班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活动,积极对接国内重点央企、国企和民企,洽谈推进重点项目进程,同时围绕签约的重点项目,采取专班包保机制,积极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的山东翔龙集团120万吨“施可丰”品牌肥料项目,从洽谈到土地摘牌仅用46天,创造了招商引资“榆树新速度”。

榆树市的成果仅是长春6个县(市)区奋力招商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县域板块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55个,省外签约项目合同引资额288.7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54.4%、101.3%,均高于城区和开发区。

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一个个踏实的脚印,展现出县域经济强劲动力和充沛活力。

找突破:

差异化是县域提升的重要路径

长春市专门出台了《支持县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指导各县域依托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一批经济强镇、产业强镇。

至此,县域经济再迎发展新高度。

上半年,长春县域经济发展可圈可点,农安县合隆镇、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首次入围“全国2025镇域经济500强”,成为东北三省2025年仅有的2个经济强镇,实现了吉林省“零”的突破。

好成绩从何而来?回头看《支持县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每一项措施都有针对性,每一个行动都着眼于解决问题,每一项工作都务求实效。

长春明确各县市区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引导各地实施差异化发展,推动九台、双阳建设市域新城区;支持公主岭、德惠建设市域副中心;支持榆树、农安打造县域突破新支点。

补齐县域城建领域短板,通过统筹布局县域城建项目、加快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等,全面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

聚焦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城镇住房品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内容。重点支持县域创建国家文明城、卫生城,推广城市设计和5G基站等智慧化改造。

在县域重大项目建设、县域提档升级、补齐服务业短板、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

目标明确,步履坚定有力,行动一拍紧似一拍。

农安县合隆镇构建了“三主三辅”产业体系,现代智能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与医药健康、食品工业、建材家居产业协同发展。旺旺食品、华能热电、路通轨道等900余家企业扎根于此,这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利用区位优势,深耕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入驻企业达202家,其中为一汽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193家,产品涉及6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型号,除一汽集团外,还为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及奇瑞公司等主机厂配套,部分产品销往美国、日本及中东地区,已经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立足本地特色,以县城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长春各县域有行动、更有收获。

强驱动:

特色是县域发展的关键引擎

种植万寿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今年上半年,长春县域坚持特色发展、放大自身优势,形成“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在创特色过程中,长春市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农安县把万寿菊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围绕“扩规模、提质量、保增收”,通过“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的管理模式,依托万寿菊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又美化了农村环境,全力做强“花产业”,激活“花经济”。2025年,打造“万寿菊特色产业示范村”44个,万寿菊种植规模从2024年的8000万株增长至1亿株,总产值达到3亿元,带动超1万人实现就业增收。

德惠市通过打造样板、做精服务、做优品牌等有效手段,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稳粮、促渔、增效、增收、生态”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拥有稻渔综合种养省级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基地5个,成功培育岔路口镇蟹稻家、菜园子镇吉德园等13个“领军型”渔业科技示范主体,预计年产河蟹60万斤,稻田鱼200万斤,综合收益有望突破1亿元。

九台区全力打造“九台贡米”区域名片。发布了《九台贡米品牌品质管理实施规范》,实现种植、加工、溯源全流程标准化;依托中化(吉林)集团认证绿色大米7万亩;应用“三戳一码”(地理戳、时间戳、品质戳、溯源码)溯源系统,保障品质可追溯;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在松花江流域、饮马河流域建设了4个“九台贡米”品种筛选基地,对11个品种进行严格筛选,推动“贡米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九台贡米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誉。

事实证明,一个县域发展得好,必然对各类发展要素有独特的吸引力;一个县域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往往也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其实就来源于特色,但它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在实践中创造。

风正扬帆,征途如虹。在清晰的路径指引下,在有力的政策举措支撑下,当下,长春6个县(市)区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果敢担当,越“跑”越有力,越“跑”越坚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