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稻米“铺”就助人路

——记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王志刚

本报记者 韩玉红

他是1996年退役的一位老兵,在过去29年里,始终怀揣着对国家、对家乡、对乡亲的赤诚之心,从军营走向稻田,用稻米“铺”成温暖的助人之路。他带领乡亲致富、创立爱心基金、关怀孤寡老人、投身公益事业。他就是吉林省吉行军志愿服务协会净月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志刚,曾先后获评长春好人标兵、吉林省优秀志愿者、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近日入围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建议人选。

1996年冬,22岁的王志刚退役回到老家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孤家子村,军用背包里的一捧大米,成了他与故土联结的信物。望着白雪覆盖的稻田,他暗暗发誓要让黑土地的稻米成为乡亲们致富的希望。他常帮乡亲们干农活,见家乡稻米质优价低,便省吃俭用买农业书籍、参加培训,夜晚钻研种植营销知识,笔记写满要点。

2006年,王志刚转行创业,决心打响家乡稻米品牌。面对“祖祖辈辈这么种,哪用新技术”“收购价能兑现吗”等质疑,他承诺:“签合同,每公顷至少多收两三千元。赚了分,赔了算我的!”他以自家地为试验田,引进良种、学技术,整日泡在田里。当年秋天,试验田大丰收,产量品质双提升。他履约收购,乡亲们笑逐颜开。

此后数年,他带领乡亲改进技术、引进加工设备、跑销路。2018年成立吉林弘孝堂实业有限公司,创“吉稻乡”品牌,实现产销一体,让村里300多户年均增收5000元,年提供3000人次就业,成了村民信赖的“能人”。

“大刚宁可自己不挣钱,也要帮我家。”村民杜海江眼含热泪。他家6口人靠几亩田过活,要供老养病、供孩子上学。王志刚每年收购其水稻时,悄悄抬价且不收费加工销售。2006年至今,他每年从利润中拿十余万元补贴困难家庭,义务提供加工销售服务。王志刚说:“我种的不只是稻子,更是让大家日子像饱满米粒般踏实有味的念想。”2016年,他在镇上开火锅店,两年间坚持每天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早餐。新米上市时,他会挑最好的大米装上百十来袋,送给附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2023年初春,他在长春新区兴业农场承包了2000余亩土地,插下界碑,计划种有机蟹田水稻和大豆,既拓展“吉稻乡”阵地,也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孤家子村以前没有无路灯,夜晚路难行。王志刚出钱安了20盏太阳能路灯,亮灯时村民欢喜,村子热闹起来。他与吉商兄弟企业联合会到长春市九台区鸡鸣山小学做公益时,见有孩子因贫面临辍学,当场承诺长期资助2名贫困生,直至学业完成。

为汇聚更大力量做公益,王志刚组建长春净月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担任队长。近200名队员里,有退伍老兵,也有受他影响加入的年轻人。他们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为社区公益出力,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王志刚深知,如果自己是一粒米,那么带动更多退役军人志愿者一同携手并肩做公益,便如同“千袋米暖万家”的力量,能铺成一条更温暖的路。

“每一个退伍军人,在家乡的土地上都是一面旗帜。”王志刚对家乡的热爱、对乡亲的关怀,如他种植的稻米般朴实而厚重,滋养一方水土,温暖一方人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