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市州·延边

珲春市:多措并举推动文物保护利用

本报讯(记者相文雅 张琰)近年来,珲春市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推动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工作全方位开展,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珲春市文物资源丰富,经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共150处。其中,八连城遗址、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萨其城址、中俄边界清勘界碑(土字牌)4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炮台、大荒沟抗日根据地、古城村寺庙址、珲春总关旧址等14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梨树沟抗日根据地、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等9处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城子古城、回龙峰革命洞遗址等14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遗址110处。

八月的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白云映衬着蓝天,微风送来阵阵花香,路旁错落有致的精致民房和精心打理的花草相映成画。古城村是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江河纵横,是满族先民肃慎、靺鞨、女真聚居之地。古城村内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温特赫部城”和“裴优城”。

2016年至2022年,珲春市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城村寺庙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0余平方米,累计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包括舍利子、佛像残件等珍贵遗物。2023年3月,古城村寺庙址入选“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我国境内发现第一处高句丽时期的佛寺,也是东北地区已发现最早的佛寺遗址,并于今年2月获批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珲春市谋划实施了总投资6800万元的古城村寺庙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珲春市扎实推进古遗址保护工作,与专业考古机构紧密合作,精心编制八连城遗址保护规划和考古报告,完成全范围勘测,推动八连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实施八连城遗址展示提升、安防等一系列工程,为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萨其城进行考古调查及勘探,为后续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实施安防监控工程,配备先进的安防设施,并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同时,推进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作,编制西炮台遗址保护方案,申请修缮资金,为遗址的修复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大荒沟抗日根据地入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为省内知名的红色打卡地。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以独特的展示方式,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文物及档案文献陈列相结合,多维度再现吴大澂、依克唐阿等先辈的英雄事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自今年4月25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接待各类团体120余批次。

为保障文物遗址遗迹安全,珲春市建立健全机制,制定《珲春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文物保护任务,强化部门责任落实,加大文物执法监察力度,全面推行文物安全责任制,形成工作合力,使文物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开展文物巡查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对文物遗址进行巡查,与村委会签订文物保护协议,发放文物遗址名单,鼓励村民主动参与保护。设立文物保护说明牌,目前全市共设立25处。多年来,通过执法监察、文物巡查等措施,未出现文物遗址损毁破坏现象。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