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联烈士立了118座纪念碑的时代楷模金春燮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缅怀先烈。
游客在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观看延吉市五凤金矿反日斗争展。
杨靖宇将军后人马继志在长春市吉林街道热电社区为孩子们讲述抗联故事。
靖宇县那尔轰乡是当年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军的会师地,承载着许多红色记忆。
在安图县永庆乡的大沙河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正在为大家讲述英雄事迹。
桦甸市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已成为当地各界举办红色研学活动的首选地。
延吉市太兴村中共东满特委红色历史展讲述了中共东满特委领导当地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
在抚松抗联纪念馆,巨大的铜塑浮雕让人们重温那段光辉岁月。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雕像。
在通化市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一位小朋友瞻仰东北抗日联军十一位首任军长雕像。
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高耸的英雄纪念碑。
磐石市社会各界在抗日斗争纪念馆靖宇广场举办纪念活动。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丁研、李姣月拍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载光阴流转,东北抗联将士在白山黑水间铸就的英雄史诗从未褪色。在吉林这片曾见证抗联战士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黑土地,正以鲜活的传承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纪念馆的展柜中,生锈的步枪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峥嵘;活动室里,抗联英雄的后代为孩子们讲述抗联故事,稚嫩的脸庞上写满对英雄的崇敬……这些镜头里的瞬间,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精神传承的具象。当镜头扫过白山黑水间的每一处抗联印记,我们深切体会到,所谓不朽,从来不是静止的纪念碑,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被赋予新生命力的精神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