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历史有痕。三百余年的时光碎片,今天被重新串联——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以真实撼动人心,邀您来共赴一场与百年吉林的深情相拥。
8月19日,“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开展仪式在长春举行。同时举办2025年吉林省党政军领导“军事日”活动。
展览重点以近代以来吉林的风雨历程为主线,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共设9大展区、28个单元、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系统全面展示苦难与荣光交织、边疆与家国同辉的吉林历史,全景式呈现吉林大地的社会发展变迁,全方位彰显吉林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坚韧不拔、砥砺奋进的精神品格。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展览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历史为镜,照亮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庄严宣誓。
当大门缓缓开启,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在与会领导、嘉宾的见证下正式开展。开展仪式后,英雄模范后人、老兵、老艺术家、退役军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受邀参观展览。一件件物品带着时光的温度,一张张图片刻着时代的印记,它们相互印证,把吉林这片黑土地上的抗争、奋斗与成长,一一道来,织就了一幅立体的岁月长卷。
以史为镜:回望来时初心
在白山松水的壮阔怀抱中,吉林这片滚烫的土地从未停止孕育英雄的脚步。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山河,都镌刻着英雄的名字;每一缕风里,都飘荡着英雄的故事——他们用忠诚与担当,在不同时代书写着“吉林儿女”的硬核答卷,让英雄的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展览的第二展区“俄日的侵略与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讲述了民族英雄吴大澂的感人事迹。在展陈“土”字牌界碑前,吴大澂玄孙吴元京驻足良久,他的眼眶微微发热,“希望我们的国家不要再有这些苦难,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吴大澂‘一寸土地尽寸心’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每一件展品、每一处布置都格外震撼,这场展最打动人的,就是那份‘可触、可及、可看’的真实。”站在展厅里,退役老兵、长春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团长杨海波动情地表示,这样的展非常值得大家来参观,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能让更多人读懂吉林的过去,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真正激发起热爱吉林、建设家乡的真挚情感,也让这份家国情怀一代代继承发扬下去。
在“新中国的三个摇篮”展区前,长影老艺术家陈学洁眼前一亮,“这是我的老师李景超,我一眼就看到了!”陈学洁难掩兴奋地回忆起自己初入长影的时光。“看到这些前辈作品的剧照和介绍,真的太亲切了!他们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陈学洁表示,展览中关于长影的内容十分丰富,以鲜活的形式清晰而深刻地展现了长影的历史文化,相信参观者不仅能收获电影知识,更能感悟和敬仰那段光辉岁月。“观看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电影人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份职业。”
以魂为脉:传承精神薪火
战争的号角声已然远去,但熔铸于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历久弥新。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在展览的第五展区“十四年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的外甥女杨丽珍感慨万千。她说:“这个展览讲得非常细、非常好,把英雄的故事讲给了更多的人听。舅舅的故事我一直牢记在心,我们要继续把舅舅的故事宣讲出去,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的女儿张卓亚激动地说:“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真实的历史,比读书更直接有效。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参观这个展览,了解吉林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站在民族英雄杨靖宇的画像前,杨靖宇之孙马继志久久凝望,“这场展览将吉林历史铺展得既全面又翔实,看过之后心中满是启发。今年恰逢爷爷杨靖宇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他的故事如不灭的火种,他的精神似常青的松柏,始终在东北大地上流传不息。而这场展览,正像一座桥梁,把吉林大地上的红色记忆讲给更多人听,也让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里更好地传承下去。”
泛着金属光泽的奖章、印着烫金字体的纪念章、充满年代感的毕业证书、字迹依然清晰的立功证明书与受奖证书,还有老照片里身着戎装、眼神坚毅的年轻人……在展区内,记者看到了由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文治借展的老物件。老人精神矍铄地说:“过去打仗的时候,没人怕牺牲,我们这些老兵,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了。我把这些东西展出来,就是想让这份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能一代代传下去。”
以行聚力:续写振兴新篇
“往昔烽烟散尽,今朝宏图正展!……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站在展览的《结语》前,长春市宽城区新广街道工作人员常钧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看完这展览的第一念头就是要带家人来,让家人也感受这份刻在吉林人血脉里的坚韧。”她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这次参观带来的不仅是认知上的深化,更是精神上的洗礼。未来会把学到的可贵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自开街以来,已成功举办首届“春京西戏剧节”、首届“春京西文学季”等大型活动,成为长春文旅新地标。开展仪式当天,街区举办了“礼遇吉林”非遗文创市集,36项非遗技艺展示、研学体验及“吉韵非遗”展演等,展现了非遗创新成果。此次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开展,为“春京西”注入“历史内核”,将打开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当天,部分省内高校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并走进“春京西”,游览非遗市集。“当非遗市集的热闹烟火气与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厚重历史感在一天里交织,作为大学生的我,像是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二学生张翔宇坚定地说,自己会以先烈为榜样,在专业学习中深耕历史、汲取力量,不断提升学识与思想觉悟,努力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春市民于美琦说:“看完展览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吾辈当自强’,真正的潮流,是让伟大的精神在新时代传承下去,真正的底气,是看清来路后更坚定地走向远方。我们这代人要做的,就是让吉林的故事,既有历史的厚度,更有青春的温度。”
据介绍,游客观众可关注吉林省博物院微信公众号,选择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并填写姓名及身份证号提前预约,凭本人二代身份证或预约成功的二维码可进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