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十米车厢是他诚信服务的舞台

——记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李金峰

本报记者 吴茗

在通化,5路公交车驾驶员李金峰的名字被许多乘客深深记在心里。1985年出生的他,手握方向盘15年,安全行驶150余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累计拾金不昧30余次,归还现金7万余元,收到表扬信和电话60余件。他以十米车厢为舞台,用点滴善行诠释着“诚信”二字的真谛。

2024年2月1日晚,李金峰结束一天的运营后,像往常一样检查车厢,发现后排座位上有一个灰色手提包,便立即将包上交调度室。经清点,包内装有2万元现金、购房合同、身份证、银行卡及一沓票据。正当大家发愁如何联系失主时,细心的李金峰从票据上找到一个手机号码,最终通过失主的同事顺利物归原主。失主赶到调度室后激动不已,执意酬谢500元,李金峰婉拒说:“换作任何一名公交人,都会这么做。”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多年来,他捡到的手机、钱包等物品,总是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归还。

李金峰的热心不仅体现在拾金不昧上,更融入日常服务的点点滴滴。每当遇到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乘客,他总是主动搀扶,帮忙提拿物品。3年前,他拉乘一位视力不便的老人,途中得知老人担心上楼困难,到达目的地后,收车下班的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将老人扶上楼,老人很受感动,连连称赞。以后只要下班遇见这位老人,他都会将其送回家。

2024年10月21日,李金峰行车途中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头部流血,意识模糊。他立即停车,拨打120,并用坐垫和毛巾为老人垫住头部,耐心安抚并联系其家人。待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后,他才悄然回到驾驶位继续未完的行程。

15年来,李金峰总结出“诚信服务六要”工作法:用语要文明、照顾要主动、方法要得当、服务要热情、失礼要道歉、有理要和气。这质朴的箴言背后,是他每天提前20分钟到岗的严谨,是风雨无阻的准点承诺,更是对“城市窗口”形象的珍视。他说:“公交车是城市的窗口,每一名司机都有责任维护好这扇窗的明亮。”

李金峰曾获评“最美吉林交通人”,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及“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近日被评为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